D038day: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

《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這篇文章是著名的經濟學家、1974年諾貝爾獎得主哈耶克(F. A. Hayek ),1945年發表在著名的《美國經濟評論(Journal of Economic Review )》上面的一篇文章。

1.重溫邊際平衡的概念

關于經濟計算的大辯論,經濟計算的辯論有正方和反方。正方認為經濟是可以預測的,反方認為經濟是不可能預測的,因為預測經濟的計算里面會遇到三個根本的問題:

人際之間的效用不可以比較;

數據不可以得到;

很難恰如其分地去獎懲人們的行為、人們的預測。

哈耶克的這篇文章就系統地回答了這三個問題,給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價格。在這篇文章里面,哈耶克首先說,經濟體系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平衡邊際的問題。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前面講過邊際的概念,也講過平衡邊際的概念。邊際就是新增的新增,你多花一塊錢,能夠給你帶來多大的收益。邊際平衡就是說,你手上的錢有限,你每一塊錢應該花在哪里呢?你有不同的選擇,花在面包、花在黃油、花在水果上面。你每一塊錢,都花在那些給你帶來收益最大的那件商品那里。一塊一塊錢花出去,最后你在每一種商品上面得到的邊際效用就是平衡的。這樣,你通過有限的資源,你手上有限的錢,能買到的商品、所能給你帶來的效用,能夠達到最大化。這就是邊際平衡的概念。所有的經濟學家,所有的經濟學教科書,你翻開來看,他們講的就是怎么樣平衡邊際的問題。怎么讓你的邊際成本、你的付出,跟你的邊際收益、你的得到相等。如果這兩個數字能夠相等,那么你的總收益就能夠達到最大。這是貫穿所有經濟學教科書的核心問題。咱們講科斯定律的時候也講過,不是科斯聰明,是咱們糊涂。科斯只不過是使用了邊際平衡的概念。一塊地到底應該用來種小麥,還是應該讓牛來吃小麥,這取決于小麥能賣多少錢,牛肉能賣多少錢。這當中的概念,就是邊際平衡的概念。

2.經濟體系要解決的是變化的問題

但是哈耶克在這篇非常重要的文章里面,一開頭就說經濟體系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邊際平衡的問題。他說邊際平衡是小問題,經濟體系要解決的是變化的問題。人類社會跟自然界一個根本的區別是,自然界是循環往復的,而人類社會每天都在接受各種各樣的變化的沖擊。他說,如果人類社會僅僅是要解決邊際平衡問題的話,那實施什么樣的社會制度,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計劃經濟也可以,市場經濟也可以,什么樣都可以。因為你可以從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發現我們應該如何計劃未來的生產。如果我們的人口是不變的,我們的品位是不變的,每年都消耗100萬件藍色的西裝、100萬件黑色的西裝、100萬件白色的裙子,如果這個世界每天都像太陽系一樣周而復始的話,那么我們不論用什么樣的方式,都可以找到最佳答案。實施什么樣的社會制度,那是無所謂的。但是人類社會要解決的問題,恰恰不是怎么讓邊際平衡的問題,而是有了變化,你怎么去應付。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3.關于變化的知識,永遠沒法集中在一個大腦里

第二點,哈耶克繼續說,關于變化的知識,從來沒有被集中過。每當發生變化,總是有個別的人,在某個局部感受到了變化。而這些關于變化的知識,它是永遠沒有辦法集中在一個大腦里面的。哈耶克解釋,每當我們說起知識,看這篇文章的標題《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會很自然地望文生義,認為知識當然講的是科學知識,高大上的、在課本里面的知識。哈耶克說,這僅僅是知識的一部分。更多更重要的知識,是關于誰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東西,需要什么樣的品質,需要什么樣的數量,而他愿意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來獲得這些東西——這些具體的信息,哈耶克稱之為“知識”。誰能掌握這些信息,誰能夠好好地利用這些信息呢?當然是商人。所以過去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僅僅是中國,也包括歐美等國,都有一種重視工業、農業生產,而輕視商業的傾向。覺得商人只不過是炒買炒賣,倒賣一下商品,他們對社會沒有真正的貢獻。但是哈耶克指出,這些知識由于永遠分散在不同的人的大腦里面,而且經濟體系遇到的最根本的問題,最大的挑戰就是應變。新的信息存在不同的人的腦子里面,存在局部的范圍里面,怎么利用,這才是經濟體系要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第三,哈耶克也講到,怎么獎懲對錯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大的困難,怎么解決呢?

4.價格能夠提供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

哈耶克說,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夠找到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價格體系。價格能解決我們這些問題。首先,我們前面說的計劃經濟的第一個障礙——人際之間的效用不可以比較。這一點,通過價格人們就能夠找到一個共同的尺子。因為每當出價,人們就知道這個人愿意用什么樣的代價獲得商品。這時候,價格就是一個可觀察的、可統計的、可加總的數據。第二,價格傳遞了關于稀缺的信息,什么東西不夠了,那件產品的價格就上升了。第三,也非常重要,價格傳遞關于稀缺的信息的時候,它是用最經濟的方式去傳送的。比方說,你不是為了你家的小狗,要買點木材修小房子嗎?這時候它反映出來的,是木材的價格上漲。只有這么一個簡單的信息,非常節儉。價格上漲,別人不知道你買這個木材要干什么,你有多愛你們家的小狗,你們家的小狗是公的還是母的,這些都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價格傳遞關于稀缺的信息的方式是非常節儉的。第四,價格所傳遞的關于稀缺的信息,它也只會傳到相關的人那里。不相關的人,他不會收到這個信息。不買木材的人,他不知道木材上漲,只有那些跟使用木材有關的人,他才會收到相關的信息。這一點非常重要。你想想看,如果沒有價格,這時候你需要買木材,要做一個狗窩的話,你要在互聯網上登一個帖子,說這個事兒,它的成本有多高?有多少人愿意花時間去看這個帖子,他們又怎么能夠分析出來,你做狗窩的需求,要比別人買鉛筆的需求,要比別人取暖的需求,更高還是更低?這怎么計算?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通過價格,非常輕便、非常有效,干凈利落地解決了。昨天我們說起收集信息的困難的時候,還有一點,是人們沒有興趣告訴你關于稀缺的知識。還有一種情況是,人們有時候會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藏著掖著,不告訴別人,但是價格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你藏著吧,但是只要你愿意購買某件商品,你的行為就已經背叛了你,你對這件商品的需要已經公之于眾了。哈耶克接著說,價格不僅僅能夠傳遞關于稀缺的信息,它同時也能夠指導生產,指導人們在不同的生產方式當中,選擇適當的生產方式。我們講需求第二定律的時候,有過一個表,說生產同樣一件產品,有不同的用水量,記得嗎?生產同樣的東西,你有好多不同的生產方式,到底應該選哪一種生產方式呢?價格能夠告訴你。第三是關于獎懲的問題,怎么樣才能恰如其分地去獎勵和懲罰人們對未來做出的預測呢?價格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勵和懲罰。任何人只要做錯了決定,他不需要寫檢討書,也不需要公開認錯,價格已經懲罰他了;任何人他只要做對了決定,我們也不用給他發獎狀,不用表揚他,他已經得到恰如其分的獎勵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聽到有些經濟學家說,政府應該去獎勵那些成功的商人,成功的商人還需要你去獎勵嗎?有沒有人說,我們要去獎勵那些中了福利彩票的人呢?不需要獎勵他們,他們已經得到了最佳的獎賞。

課堂小結
總結一下,今天我給你介紹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論文,哈耶克的《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他指出,經濟體系要解決的不是邊際平衡的問題,而是應變的問題,是怎么處理,存在于不同的人的大腦里面的、各種各樣的知識的問題,怎么解決獎懲的問題。他指出,解決這些根本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價格。價格有三個作用:
價格能夠非常有效、非常節儉、目標非常明確地傳遞關于稀缺的信息;
價格能夠指導人們進行生產,選擇不同的生產方式;
價格能夠解決獎懲的問題。
課后思考
今天我留給你的思考題是,你再做一下減法,在價格的這三個作用里面,你認為哪一個作用是最重要的?

網友apple:

經濟學基礎是稀缺,所以,我覺得第一條最重要:
價格能夠非常有效、非常節儉、目標非常明確地傳遞關于稀缺的信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