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夜晚吃宵夜的時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早餐是必須吃飽的,否則整個上午思維都會處于一種游離的狀態。中餐和晚餐更像一種儀式,早餐可以不吃(頂多餓一個上午罷了),若是不吃中餐和晚餐,便覺得一天算是白過了,畢竟我們不是苦行者。
晚上在宿舍看會兒書或看部電影,總是需要一些什么來打發一下無聊而空虛的胃,翻箱倒柜、走鄰串門,找來些餅干香腸亦或方便面,勉強填一下肚子,連看書的心思都沒有了。
有時真犯了饞,踢著拖鞋出門去食堂買點吃的。食堂還是有良心的,宵夜場里吃食很豐富,基本我想吃的東西都能買到。若是冬天,最喜歡去吃一碗生滾粥,其實食堂的粥比之外面,只是相對來說便宜一點罷了,僅僅貪那吃完之后身體暖洋洋的舒服勁兒。讀初中的時候,常常一下晚修便和三五同學一起去食堂喝粥。尤其喜歡雞粥,放了瑤柱,撒了蔥花,一堆人一邊開玩笑一邊吃,不吃上兩三碗定不會罷休。
當然,平時更多是買點小吃回宿舍,比如鴨下巴和鴨脖子。吃鴨脖時先洗凈手,直接將長長一條掰開,再將肉一條條的撕下來吃,肉撕完后慢慢啃骨縫之間殘存的碎肉,最后將剩下的骨頭扔進口中,嚼碎了吞。吃鴨脖一定要手撕,中間不能停,比如擦擦手什么的,否則一旦動作不連貫便失去了吃鴨脖的樂趣。這種吃法原不是我的首創,高一時曾在一篇文章里讀到,直到大學才有機會實踐。最討厭吃鴨脖時一個電話打進來,這時只能用未沾上油的小指點開并打開免提——當然,更多的時候是直接掛掉。
也會買兩個豬蹄買罐啤酒。吃豬蹄時便可以更豪放點,直接抓起一只豬蹄塞進嘴里大嚼,再喝幾口啤酒,完全可以不顧任何形象。我試過一邊嚼豬蹄一邊用手背抹去嘴角的油一邊和朋友討論一些工作上的安排,后來朋友說,他認識我那么久,從未見過我那么奇葩的吃相!也曾在一家體面的西餐廳中點了一份凍豬蹄,已經切成薄片的肉整齊的碼在盤上,用叉子叉起一片蘸著芥末醬油吃——雖然那肉味道也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直接抓起來大嚼的快感,然而環顧四周——還是算了吧!食堂的豬蹄沒有腌過,味道不太咸,下酒剛剛好。兩只豬蹄正好可以喝完一罐啤酒,吃飽喝足后收拾妥當,洗干凈手擦干凈嘴后,整個人精神煥發,趁著神智清醒趕緊把那些煩人的物理題寫完了。
我一直覺得,但凡和吃吃喝喝有關的便絕對是人生中一件幸福的事,宵夜便更不可辜負。學校內有不少流動的小攤,朋友最驚異的莫過于我一個讀食品類專業的人卻經常流連于街邊小攤之中。于我而言,一切問題等我先吃完再說吧!那車上冒著一簇簇白煙,散發著迷人的香氣,無論是關東煮、手抓餅,還是糖水、烤雞、炒飯,無不在這夜空下肆無忌憚的釋放著誘惑的信號。電視劇《戰長沙》中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胡湘湘和家里賭氣沒吃晚飯,半夜里餓著肚子實在看不下書,正好樓下有買餛飩的小販經過,立馬從窗口用繩子吊下竹籃提了一碗,在房里一個人大快朵頤。隔壁房間的奶奶和媽媽一邊疊衣服一邊輕笑:“這丫頭又去買餛飩了,還真以為我們不知道。”場面簡單卻十分溫馨,連冬日的寒氣都融化在一碗熱乎乎的餛飩中了,真是可愛。
宵夜時光若與好友一同度過也不失為一件美事。兩個人、六七支啤酒、幾包雞爪、幾包花生米,便可從晚上十點一直吃喝到凌晨兩點。此時吃什么東西反倒不重要了,兩個人坐在走廊上,大嚼雞爪大口灌啤酒再有一句沒一句的說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在酒精的作用下,總能收獲不少“驚天大秘密”。夜晚走廊間一絲絲風吹過,雞爪和花生米吃完了就用心事來下酒,頂多最后用一句“當時喝多了”來個死無對證(盡管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喝醉了倒頭便睡,朋友喝醉了就一直說話,后來聽說那家伙細數人生,從大學倒著說回到初中(那晚我們有三個人,恰好有一個沒有喝酒),真后悔我早早就睡了。白居易有一首《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初學時只當是一首打油詩,后來慢慢覺得還是有點意境的。大雪天,與知交好友一起飲一杯熱酒,圍爐夜話,此情此景著實讓人羨慕。
宵夜的魅力在于它的隨意,不需考慮要吃什么,更不需考慮要以一種怎樣的姿態去吃。我有一次因為開會錯過了班里的聚會,回到宿舍竟發現還有一盤生菜,立即燒水將生菜焯了,連油都沒放,就著醬油,吃得滿頭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