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餛飩,你看起來很好喝啊!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餛飩。

街頭巷尾的餛飩小攤,長年累月生著旺火,煮著餛飩。湯頭一沖,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打扮入時的姑娘和穿著睡衣的大爺,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場景在南京隨處可見。

“還要辣油啊?”“愛老虎油!”這是一句連呆在南京的外國人都會說的經典對白。

到了南京,元宵節(jié)的花燈可以不看,餛飩卻是一定不能錯過的。要知道,金陵的餛飩雖小,講究可多著呢。

目錄

1?| 小餛飩大講究

南京人的小餛飩情懷

當雞汁餛飩遇見柴火餛飩

2 | 柴火灶中飄出的煙火氣

從扁擔到推車

一碗小餛飩的誕生

像個南京人一樣喝餛飩

3 | 走,huo小餛飩去!

企鵝君最愛的5碗餛飩

1?| 小餛飩大講究

南京人的小餛飩情懷

中國人兩千多年前就開始吃餛飩了。南北朝曾記載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如今的“天下通食”除了廣東云吞,四川抄手,福建扁食,江西清湯等不同稱呼外,江浙一帶的餛飩還有大小之分。

在南京,街頭幾乎見不到大餛飩的身影,就連自個兒家里也只包小餛飩。

小餛飩個頭單薄,做不了主食。在南京的飲食習慣里,它不是餐桌上的主角,卻穿插在生活中每一個需要被食物慰藉的時刻:放學后和小伙伴相約來一碗,墊墊肚子又解饞;加完班、打完牌,想著巷口有一家始終亮燈的餛飩攤做宵夜,心里篤篤定定。

當雞汁餛飩遇見柴火餛飩

南京小餛飩“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雞汁餛飩和柴火餛飩各占半壁江山。

雞汁餛飩

定居江寧(今南京)的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點心篇提到:“小餛飩,小如龍眼,用雞湯下之。”烹飪小餛飩,講究些的需用老雞湯熬制湯底,如今餐廳酒樓里提供的大多是雞汁小餛飩,一碗只有少少的八粒或十粒,很是矜持。

柴火餛飩

與精致的雞汁餛飩截然不同,柴火餛飩用“接地氣”來形容最是恰當。

清末民初,南京城里出現(xiàn)了走街串巷的柴火擔子。賣餛飩的,除了本地人,還有從安慶順著長江輾轉到南京的生意人,將安慶風格小餛飩帶入南京,生根發(fā)芽,構成南京小餛飩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 | 柴火灶中飄出的煙火氣

從扁擔到推車

如今柴爐漸漸退出人們生活,但“柴火餛飩”的說法卻沿用至今,成為了南京路邊餛飩攤的代名詞。

沒有招牌,沒有店面,一根顫顫悠悠長扁擔,挑起了餛飩販整個營生:扁擔一頭,燒柴火的大鍋冉冉冒著熱氣;另一頭的廚柜里,包好的餛飩,盛著皮、餡、佐料的瓶瓶罐罐,繽紛誘人。

有的小販會再綁些輕巧的小桌凳,出街尋一處人流密集的路口放下扁擔,或倚著樹蔭,或靠著墻角。遇到生意好的市口,做得久了便不再挪窩,熟客們也踩點上門。

后來,扁擔逐漸演變成類似結構的雙輪手推車,一樣的流動性,卻少了肩頭的負重。至今深夜的某些路口,還能看到這樣的餛飩推車。

一碗小餛飩的誕生

餛飩攤小本生意,通常是夫妻二人分工配合,一個負責包,一個負責下。

1. 行云流水包餛飩

餛飩師傅右手拿一根竹簽或木筷,蜻蜓點水般在肉餡里挑一下,粘起餛飩皮一角,左手順勢搓起,捏緊扔進旁邊的托盤。整個流程不過幾秒,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2. 左右開弓下餛飩

托盤里包好的餛飩,早已按個數(shù)分成了小堆,數(shù)好碗數(shù),一把一把往鍋里扔。

灶臺上的大鍋是特制的,一邊煮餛飩,一邊燒開水,左右對半分開互不干擾。只因舊時賣餛飩的多為行商,沒法另起爐灶燒水。客似云來,開水既要沖湯又要及時添進餛飩鍋里,消耗量極大,如此鴛鴦鍋只需單個灶頭便能實現(xiàn)高效周轉。

3. 撒料沖湯

乘著煮餛飩的功夫,老板將一摞湯碗平鋪開來,麻利的依次撒上佐料,最后少不了刮半勺豬油。

一茶缸開水沖進碗里,碧綠的蒜花,嫩黃的榨菜,透明的蝦皮,打著滾浮上水面,油花泛開飄出陣陣香氣。

切記,南京餛飩湯里一定不放紫菜、蛋皮!

像南京人一樣喝餛飩

第一次在南京喝小餛飩,怎樣做才能顯得自己是個老客?

“老板,來個超大碗兒,多guo得兒辣油榨菜,磕個雞蛋,蛋煮嫩一得兒噢。”

照這個講完,南京小餛飩的路數(shù)你就通了。小攤子條件簡陋,大多是白開水沖湯,提鮮靠的就是這個溏心蛋。(不喜歡流黃的記得囑咐老板煮老一點。)

端上桌的小餛飩,餡料與皮并非緊密結合,透薄的皮是專門定制的,一絲若有若無的肉餡做點綴,褶皺里尚有一絲空氣。煮熟后輕巧的浮在湯里,勺子一滑便輕輕入口,說是“喝”一點也不為過。

“阿要辣油啊?”

沖完餛飩湯,掀開木頭鍋蓋,熱氣裊裊中,餛飩也差不多可以起鍋了。先別急著端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辣油!辣油!辣油!——判斷正不正宗,就看辣油。


正宗南京餛飩,辣油都是老板秘制,要么豬油,要么菜籽油,各有各的香。

一碗清湯小餛飩,滴上幾滴辣油,立馬多了一層香而不嗆的鍋氣。碰上能吃辣的,重重挖上幾勺,光看他碗里厚厚的一層紅光,都覺得過癮。

有些餛飩攤,辣油漸漸做的出名,作為副產品放在架子上,喝完餛飩順便帶上一瓶回家,炒菜、下面條、蘸餃子都是極好的。

喝餛飩時配點什么?

答案是百搭

鍋巴、燒餅、茶葉蛋……老板店里搭什么,你就吃什么;烤鴨、鍋貼、老油條……出門走兩步,隔壁小店賣什么,你就買什么,總歸讓你配得“逸逸當當”!

4 | 走,到南京喝餛飩去!

為了找到南京城“好喝”的餛飩,企鵝君從城南竄到江北,從居民樓蕩到風景區(qū)。無論是大有來頭的,還是小有名氣的,統(tǒng)統(tǒng)收入腹中:

完美的小餛飩,透薄的皮、肥瘦相間調味恰當?shù)酿W、鮮美清爽的湯、香辣過癮的辣油,四個指標缺一不可。

下面精選的五家都是企鵝君的心頭好,推薦給各位:

大喜餛飩

南京柴火小餛飩原教旨主義者的朝圣地,金陵味道,獨此一家。多少人千里迢迢過江排隊只為這一口,兩個字——值得!原先是在旁邊小區(qū)開了二十多年的棚戶,前兩年剛剛搬到馬路邊的簡易門面房。

用磚塊砌的鄉(xiāng)村大灶煮餛飩,柴火青煙直沖云霄。大灶旁邊擺一個煤爐,專門煮水波蛋。湯底有三種,原味、三鮮、鴨血。問老板哪個是招牌,老板答的真心實在:“沒有招牌,看你喜歡吃什么你就加什么。”

三鮮是另外用小鋼精鍋煮的湯底,肉絲、青菜、平菇、水波蛋,湯湯水水煮開了一起倒進餛飩碗里,竟然能吃出南京小煮面的派頭。出鍋就是標準老南京“水上漂”小餛飩,一顆顆像空心小氣球浮在碗里,皮薄到幾乎半透明。

汪家餛飩

不想做藝術家的老板不是好廚子。這是金粟庵最有名的餛飩,更有名的是親自下餛飩的老板。發(fā)型有個性,身上有刺青,衣服背后有窟窿。老板記性極好,小碗、大碗、特大碗,扯著嗓子一個個問客人,叮叮咚咚全攤開,一鍋能下幾十碗。

不管什么時候去,永遠要排隊,拐兩個彎算人少。堂吃要排隊,速凍要排隊,就連隔壁燒餅也要排隊,每次最好兩人分頭行動,一人排餛飩,一人排燒餅。

餛飩個頭大肉多,屬于安慶流派,肉餡調味恰到好處。餛飩皮的褶皺里都夾著餡,多汁又有勁,每咬一口都有滋有味。最正確的吃法是多辣油、多榨菜、配咸燒餅,燒餅吃完“屑屑拉拉”一起撒進餛飩湯。

要是再能配上后面闞老二的烤鴨和鴨四件,今天就是這個禮拜里最美味的一天。

安慶柴火餛飩

南京市區(qū)屈指可數(shù)的柴火餛飩攤,常年累月的煙火氣,早已把斑駁門頭熏得發(fā)黑。每隔一陣子,老板就要繞到攤子前面生火添柴,噼里啪啦火星直冒。坐著路邊樹蔭下的木頭矮凳,企鵝君吃了兩個超大碗,說出來也不怕丟人。

餛飩湯的佐料裝在一排破瓷缺口的搪瓷茶缸里,沖湯的開水帶著若有若無的柴火香,不是懷舊也不是復古,就是生活本身的樣子。尤其在身心俱疲又下著雨的傍晚,想著飄著蔥花和辣椒油、鋪滿榨菜的安慶餛飩,滿滿都是慰藉。

一個破破的柴火攤,似乎能解鎖很多南京人的情愫,比如曾經端著大搪瓷缸出門打餛飩的舊時光,拿著五角錢去跟老板討?zhàn)Q飩湯的小時候。

黯然銷魂小餛飩

前幾年剛剛冒出來的餛飩店,寫著“始于1969”——據說老板的奶奶當年開過餛飩攤,老味道一脈相承。

在市區(qū)有很多連鎖,唯獨1912附近這家每晚開到凌晨,周末24小時營業(yè)。店里餛飩皮又薄又嫩,是可以“喝”的口感。

標價牌上分兩種:吳老太小餛飩和黯然銷魂小餛飩,區(qū)別在于辣和不辣。黯然銷魂端上來就已經放好了特制辣油,和桌上可以隨便加的辣油不是一種。建議不能吃辣的慎重選擇,一口下去簡直能噴火。

南湖鴨血餛飩

把安慶系的飽滿肉餛飩下在南京鴨血湯里,堪稱料理界最本土的“融合菜”——絕對是本城獨有。

鴨血鴨腸鴨肝鴨肫鴨心,點單時隨意挑自己喜歡吃的報給老板,貪心的就點一份全套,碗面上鋪的滿滿都是鴨雜。配料不僅分量足,選材也到位,沒有一點鴨騷氣,鮮美程度甚至蓋住了小餛飩的風頭。

鍋巴本來是配鴨血粉絲的,在這兒加在餛飩湯里也好吃。門口就有鴨油燒餅,又是一個餛飩加燒餅的完美組合。

你心中那一碗完美的小餛飩,又是什么樣的?留言告訴企鵝君吧!


文、圖 ?| 33

設計 | Yue

編輯 | 阿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著一方人:南方的細致柔婉,北方的豪邁慷慨,其實在這早餐文化上就已盡顯無遺。 上次說到北方早點,這次便...
    達達醬閱讀 5,239評論 14 78
  • 下課回到家趁著空腹在戶外草地上練了一遍養(yǎng)生功 中午困的不行 睡了一個小時 頭有點疼 站樁十幾分鐘 今天能覺得手熱乎...
    了了媽2017閱讀 189評論 0 5
  • 1. 任何使你驕奢的東西,去除它光鮮的外衣后,都是荼毒萬分的,而你卻毫無知覺,笑得燦爛。 2. “誒,像你長這么漂...
    漫當當閱讀 289評論 0 2
  • 出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名校教育本質上是對富人階級的精英教育,因為嚴苛的錄取標準背后要求的就是“全能的學生”和“經濟...
    葉小靜Stamy閱讀 617評論 0 0
  • 也就是一瞬間,我很想問問這個問題。 兩個星期以前,老爸因為房子裝修的事情在剛買的二手毛坯房里住了下來。冷冰冰的空房...
    一周WL閱讀 2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