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90后的弄潮兒,我的童年沒有iphone、ipad,也沒有芭比娃娃。但小孩子總是擁有無盡的創造力,除了夠不著的天和不能動的承重墻之外,其余的東西都會變成我們的玩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制中草藥
每天一醒來,家里的勞動力都去上班了。偌大的房子只剩下老太、我和一只大黃狗……正是愛玩的年紀,怎能甘于寂寞?于是,扎了個羊角辮,跑跳著挨家挨戶找玩伴。陽光下,三五個學齡前兒童聚攏在一起,手里拿著狗尾巴草,在村間的小路上游蕩,就差高喊“星宿老仙,法力無邊”。
我的村子叫“樂農村”,不知有什么寓意,大概是要做一個快樂的農民的意思吧。農村別的沒有,最不缺的就是——田野。不知是不是受了《少年包青天》的影響,小伙伴們決定利用一下這些花花草草,研制一些治病救人的中草藥,好像包大娘一樣救人一命,被后世景仰。
所謂“中草藥”,就是把采來的草剁碎,擠出來的汁便是草藥啦。這過程聽著簡單,其實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工程量相當大的事情。
首先,我們要分工。年齡與我相仿的幾位,跟我一起出發采“草藥”,對于藥材我們是很講究的。為了確保最后的成品顏色鮮綠,我們只會采摘最嫩最綠的那片葉子,什么被蟲咬的、被霜打的都被淘汰,醫者仁心嘛!年紀偏小的那批則留在原地,幫助搗藥,免得亂跑掉進小陰溝里,那回家免不了一頓男女混合雙打。
其次,開始搗藥。那時村里家家戶戶都會養豬、養羊、養兔子之類的,喂養它們的食盆基本都是小石槽。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這是最佳選擇了,拿在手里剛好又不重。搬一個長桌,放六個小石槽,撿一些尖銳的石頭,放一把草在石槽里,然后毫無技術含量地使勁搗,直到綠色的汁水溢出便成功啦!那時的我們,哪里懂得保護纖纖玉手,握著粗糙的石頭使勁搗,比著誰的汁更綠。
最后,包裝。一批批的草藥汁新鮮出爐,裝哪里呢?堂妹靈機一動,拿來了家里的一個小酒壇,大伙一直認為這個容器非常高大上。大家爭先恐后把草藥汁往里倒,由于員工眾多,所以不一會兒便裝了滿滿一壇子,那份成就感啊……
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毛孩搗草藥。雖然我們都堅信這草藥有奇效,但終究沒有一個傻瓜親身嘗試。我們挖了一個坑,把這一壇子藥埋進了地里,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始終在等待那個治病救人的機會……
當年的那批神農后裔沒有人真的成為了醫生,有的成家立業,有的獨自闖蕩……愿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