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北,窮發之地,冥池所在地。
冥池是萬物出生的發源地,是孕育萬物的靈池,當年,初代天人就是在冥池中經天地靈氣孕育,誕生出神智,最終逐漸走向整塊大陸的。
后來,初代天人找到登天之路登上天之后,封閉了登天之路,致使天地之間靈氣失衡。天上靈氣充沛,足以讓生靈長生,天下靈氣稀薄。慢慢地,冥池也成了一個死池。
此刻,莊子三人正站在冥池邊上,盯著死氣沉沉的冥池。
莊子手里捧著一條小黑魚兒,正是變小了的鯤。鯤似乎并沒有恢復,依舊一副蔫蔫的樣子,耷拉著腦袋和尾巴,只有眼珠偶爾轉轉,宣布著自己還活著。
“這里,就是我發現鯤的地方,也是我領悟長生奧妙的地方”,莊子看著冥池,對兩側的墨子和荀子說道。
“曾經孕育生命的源泉,如今一汪死水,諷刺啊諷刺”。荀子嘆息道“你能在這種地方悟道長生奧秘,不服你不行啊。”
莊子苦澀一笑,說道“當年惠子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我正是聽了他這樣的感慨,從此與他相識相交,成為莫逆。”
長生難嗎?莊子悠悠嘆息。當年惠子告訴莊子,長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保持自身靈氣不滅,并且源源不斷地汲取天地靈氣,以促使自己身體不斷地更新,這樣,身體日日新、茍日新,自然不會身死道消了。但是天地靈氣有限,怎么辦呢?那就只能斷了登天之路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自己體內的所有靈氣全部排出,轉而吸收天地間的死氣,將自己融入死氣之中,既然人已經“死”了,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死了。當然,第二種只是天人根據長生經驗總結出來的理論知識,并沒有人實踐過。
畢竟這種方法風險極大,首先是在排出自己靈氣的過程中,要不斷地保持死氣的慢慢汲取,這種排出和吸納必須保持同步進行,多一分少一毫都會導致人身死道消。
其次是靈氣排盡的那一瞬,必須要讓自己靈智清晰,但是一般人在體內靈氣盡消后,神志也會隨之模糊,這時候吸納進入死氣,等于讓自己成為一個活死人。
當年,一心向道的莊子修的本就是自然之道,追求的是無欲無求,若生若死,因此,在得知長生的兩種方法后,自覺前一種方法無法完成,于是選擇了第二種方法。
所以,莊子是第一個用這種方法得到長生的,很有可能他也會是唯一一個。因為即使以莊子的條件,在運用這種方式的時候也險些死掉,幸虧關鍵時候得到了鯤的幫助。
鯤是冥池變為死池后孕育出來的唯一一個有靈智的生物,當時莊子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即將死亡之際,鯤突然出現,鯤是最為純粹的死氣中長大的,所以對于死氣的控制明顯高過常人,在鯤的幫助下,莊子實現了死氣的轉換,得到了長生。
得到長生后的莊子發現,以往自己對于死氣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以往,莊子以為死氣是和靈氣截然相對的,長生后莊子發現,原來死氣只是陰氣的一種,只是更為純粹而已,而靈氣則是陽氣的一種,也是最純粹的陽氣。
這也是為什么但從外表看,看不出莊子和普通人的任何區別,因為陰陽看似有別,本質上又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同時,作為孕育大陸生命的冥池,自身也包含了天以下的所有規則,所以莊子在獲得長生的同時,對于天地規則有了進一步的了結,其神通之術也愈發精深。
陷入沉思的莊子在鯤的掙扎中回過神來,他慢慢的將鯤投入冥池,對墨子和荀子說道“此次我和鯤受到重創,一方面是五帝過于強大,另一方面也是我存了要讓鯤破而后立的主意。鯤的成長已經受限,必須要進行二次成長,而二次成長必須要在靈氣的刺激下,重回幼時狀態,我們的靈力不足,只能借助天人,此次看似是天人占了優勢,實則是吃了一個大虧。”
重回冥池的鯤很快沉入了冥池的底部。
下次,我們再見的時候,或許就是你已經長大,和我們一起翻天的時候吧。莊子三人騰空而去,冥池底部,鯤開始再次慢慢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