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市場估值三篇文章的第一篇:市盈率應用于個股有很大的局限性。
這三篇文章建議耐著性子讀并且試著理解,因為這必然會有利于你投資基金。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反復提到:投資基金應該何時退出,基金定投應該何時停止甚至贖回,都可以用全市場的估值作為一種指標輔助進行決策。接下來的三篇文章就是說明如何通過一種相對簡單易行的方式來觀察整體股票市場的熱度。
市 盈 率
市盈率PE(靜態)
=當前股價/每股盈利(上一年度)
市盈率可以看做:為了獲得公司的1塊錢的盈利而愿意付出的代價。比如,某股票的市盈率是8,當時買入代表我愿意為這家公司1塊錢的盈利付出8元。(有一種說法是PE的數值就是本金翻倍的年數。比如PE是8,本金翻倍就是需要8年,這個說法是嚴重錯誤的)
市盈率等于股價/每股盈利,由于股價波動,市盈率每天會波動。股價如果上升,市盈率就很有可能跟著上升;股價如果下跌,市盈率也會跟著下降。為了獲得1塊錢盈利,顯然我們付出的價格越低越劃算,所以市盈率往往被當做股票估值的手段之一被廣泛使用。
真實情況其實相當復雜,沒那么容易。
過去很多人(現在也一樣)使用市盈率作為選擇股票的唯一標準,這本身是很危險的,畢竟不可能用單獨某一個指標就選到好的股票。事實證明絕大部分這么做的人都失敗了(必須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考慮)。
我們不談個股,這篇文章重點談PE應用范圍。
市盈率是股價和每股盈利的比值,所以應用范圍也應該通過這兩個數字來討論。對股票市場來講,股價每天都在波動,這個價格必須有“意義”:這個意義在于可以成交。很多價格看似存在,但無法成交,這就是流動性的問題。比如一些流通盤很小的股票,在極端的市場中,“價格”確實存在,而如果你想在那個價格成交往往是辦不到的。如果硬要成交,價格會因你的買賣而產生巨大的變化,這就尷尬了(比如當時價格10元,你的買入導致價格快速上升到11元)。
所以第一個條件是:成交活躍,流動性充沛。這是一個價格有意義的大前提。
第二個條件是:該公司盈利相對穩定,這個穩定并不是說每年完全一模一樣,這不可能。相對的穩定指的是變化小,變化平緩,不會大起大落。
由于市盈率=股價/每股盈利,本來分子部分的股價就在每天波動,如果分母部分的每股盈利也會劇烈變化,不管是驟然變大,還是驟然變小,那這個指標就沒有參考意義(又稱市盈率陷阱)。本來嘛,一個數字除以另一個數字,如果這兩個數字都是在大幅度變化,那這如何參考呢。
很多小公司的市盈率會非常高,幾十,上百。他們的盈利非常不穩定,但是餅畫的大,“前景”好,故事多;大量的所謂題材股幾乎都是這樣。人們往往愿意為這種公司的每1塊錢盈利而付出更高的價格。它們速度快、易波動等特征深受廣大股民喜愛,賠的也是不亦樂乎。
“這位投資者,別看我現在不怎么賺錢,但你聽我給你講個美麗的故事 ~( ̄▽ ̄~) ”
又要成交活躍,流動性強;又要盈利穩定。就基本鎖定在藍籌股中,或者通俗的說,大部分是各行業中的大公司,其中國企、央企占的比例較大。這些公司可在上證50,紅利指數或滬深300成分股中見到。
市盈率的使用范圍很窄。大部分股票的市盈率是失效的,沒有真實的參考意義。我們的目標也并不是投資于股票,而是基金。那市盈率對我們來說有什么用呢?如果知道了哪一類公司比較適合用市盈率,找出這樣的公司幾百家,組成一個指數。再計算這個指數的市盈率,就可以幫助我們觀察整體市場的估值水平了(所以叫做全市場估值),之后就可以看出整體市場是否值得投資。
本篇文章其實是打基礎,大家先了解一下市盈率是什么以及市盈率的應用范圍。
下次內容: 指數市盈率。讓市盈率的使用更有意義和參考性。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在留言區寫下自己的心得或提出你的疑問
祝你今天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