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迪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改造案例,房主是一對忙碌又孤獨的夫婦。
房主丸桑說:
“
每日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讓家變得像旅店一樣,僅僅是個睡覺的地方,每個人晚歸下班后,都習慣性地躲進自己的房間,一家人好像很久沒有坐在一起吃晚飯了。某日清晨上班與兒子碰面,對視一下便各自出門了,望著兒子匆忙的身影,我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
“生活的意義是全家人晚飯后的談笑!”
想到這里,丸桑把阻隔了家人交流的房間打掉,打造了一個寬敞溫馨的LDK(客廳、餐廳、廚房)。
從住宅設計圖可以看出,改造前的住宅空間被分隔為一個一個獨立的房間,僅臥室就有五個,占了整個空間的2/3,而餐廳、衛生間、浴室擠在一起,沒有客廳,生活動線不明顯且不合理。這就是造成忙碌的一家人缺少交流的原因。沒有人喜歡在昏暗窄小的廚房做飯,何況工作如此忙碌的丸桑一家。客廳絕對是家人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的地方,而改造前丸桑家竟沒有客廳,其實是這樣的家把人阻隔開了呀。
改造后,改掉了三個獨立臥室。把擠擠巴巴的衛生間與洗浴室改到了北邊原本和室的位置,打造了一個寬敞素凈的衛生間與洗浴室。東邊1/3的空間打造了寬敞的LDK,既可以相通又可分隔。
丸桑夫人說,即便下班再疲憊,也想到廚房轉轉,做個簡餐亦或是與先生為孩子做頓豐盛的晚餐,因為我們喜歡這樣漂亮的廚房,這簡直就是我的興奮劑。玄關進門就是客廳,這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想來坐坐,而不像以前進門就進臥室。聞到媽媽的飯香,更是掃去了一天的疲憊感。夫婦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樸素簡致的LDK。深色木質餐桌給人沉靜溫和的感覺,與丸桑的人生階段很搭。廚房操作臺紅色的側邊給整個素凈的空間增添一抹亮色,沉靜又不失活潑。一側樓梯是通往二樓孩子們的房間。樓梯下面的小空間很自然地設置為收納空間,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是日式住宅的特點嘛!廚房的動線很合理,從打開冰箱拿食材,到轉身洗、切、烹飪,讓做飯變得簡單高效。客廳與廚房之間設置了一道隱藏式拉門,既可以相連通又可以相隔。
純白色皮質沙發與自然木色的混搭竟也如此和諧,小迪佩服丸桑用純白的勇氣呀,這樣大膽的白色不是誰都敢用的哈!中規中矩的書架式電視墻,上方空間錯落的隔板讓空白不再蒼白。
把原本西北處和室的面積分了一些給衛生間,而這個小空間就打造成食品儲藏室了,收納空間綽綽有余。集中收納的優點就是在家里的各個角落看不到雜亂的瓶瓶罐罐了。
換衣洗面室。鏡子的后面也是收納柜。靠一面墻打造收納架配備相同款式的收納筐,便于換洗衣服與衣物分類。
占用了原來和室1/2的空間,打造了如此寬敞舒服的衛生間,且干濕分離。
高低差是日式玄關的慣例,便于換鞋,也是區分脫鞋區的界限。墻邊無障礙扶手也是貼心了,更適合以后的老年生活。
有時候,家的樣子決定生活的樣子,生活的樣子決定人生的意義。不是所有的孤獨都是苦逼的現實強塞給你的,希望家是什么樣子,那就照著心中的那個樣子去建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