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即指末次月經(jīng)到孕12周末,共3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個階段,約半數(shù)的孕婦會發(fā)生輕度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燒心等早孕反應。這些反應嚴重時會影響孕婦的正常食欲,進而妨礙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另外,孕早期婦女容易心情煩躁或者精神萎靡,這會影響她們的食欲。
孕早期膳食營養(yǎng)特點:
雖然孕早期營養(yǎng)素需要量與孕中期、晚期相比要低得多。這并非說孕早期的孕婦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沒有特點。孕早期膳食營養(yǎng)特點應該是:全面營養(yǎng),注重搭配,避免營養(yǎng)不良或者對胚胎發(fā)生、發(fā)育的不良影響。
1、適當?shù)哪芰抗┙o
孕早期基礎代謝增加不明顯,胚胎生長緩慢,母體體重、乳房和子宮等組織變化不太大,所以需要適當?shù)哪芰俊5ケP仍需要一部分能量以糖原形貯存,隨后以葡萄糖形式釋放至胎兒血液循環(huán),供給胎兒使用。胎兒所需的能量主要通過這個途徑提供,而對脂肪的氧化和異生功能則很差。孕早期每天須要攝入15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約合糧食200克),以免因饑餓而使母體血中酮體蓄積,并積聚于羊水中,為胎兒所利用。
有研究指出,胎兒利用酮體后將對大腦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使胎兒出生至4歲時的智商低于正常兒童。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面粉、大米、玉米、小米、薯類、食糖等。這些食物比脂肪容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短,能緩解早孕反應。
2、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供給
孕早期是胚胎發(fā)生、發(fā)育的關鍵時刻,由于孕早期胚胎缺乏合成氨基酸酶類,所需的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全部需由母體供給。這時如蛋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攝取不足,可引起胎兒生長緩慢、身體過小、胚胎畸變等,是出生后不可恢復的。因此孕早期蛋白質的攝入量應不低于非孕時的攝入量。鑒于“早孕反應”的影響,應選用容易消化、吸收、利用的優(yōu)質蛋白質,如畜禽瘦肉類、乳類、蛋類、魚類及大豆及豆制品等。蛋白質應至少35-40克/日(相當于糧食200克加雞蛋1個和瘦肉50克),才能維持母體的蛋白質平衡和胎兒的正常發(fā)育。
3、充足的無機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供給
無機鹽和維生素對保證早期胚胎器官的形成、發(fā)育有著重要作用。胚胎早期鋅缺乏可導致胎兒生長遲緩,骨骼和內臟畸形,還可使中樞神經(jīng)細胞額有絲分裂和分化受干擾,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畸形。孕早期銅攝入不足,也可導致胎兒骨骼、內臟畸形。孕婦應重視富含鋅、銅等無機鹽的食品的攝入。如畜禽瘦肉類及內臟、核桃、芝麻、堅果類富含鋅、銅、鐵等礦物質,乳類、豆類、海產品等含鈣量較為豐富。
妊娠早期孕婦基礎代謝略有增加,胎兒代謝水平也高,所需熱量能要略有增加。加之妊娠期間腎小球濾過率增加,重吸收率降低,尿中B族維生素排泄增加,這都使孕早期對B族維生素需要量增加。孕早期婦女因代謝改變和妊娠反應,應有充足的維生素補充。孕婦如味覺異常,經(jīng)常嘔吐,要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C。B族維生素主要來源于糧谷類食品,但加工過細的精米、精粉、B族維生素含量明顯減少。因此,孕婦應選擇標準米、面或有強化B族維生素的米、面,在烹調加工中注意避免B族維生素的損失。有條件或愿意者可選擇食些小米、玉米、燕麥、黃豆等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嚴重嘔吐者應多食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以防止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