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產品體驗報告(每日一品v18)

一、這款產品是什么?

產品介紹

1、名稱

薄荷

2、版本

v5.5.8

3、排名數據

從排名來看,薄荷近三月趨勢,較為平緩。也印證了我前面文章所說,健康類APP排名基本穩定,并沒有出現特別大的獨角獸,keep算個小的吧。

二、用這個產品的人是怎么樣的?

這個詞語,我搜索“薄荷”的百度指數,就沒有意義了,有可能很多用戶搜索薄荷,不是為了整個薄荷。所以,我預計,用戶畫像還是比較固定。綜合如下:有減肥需求的人,有健身需求的人,有增強體質需求的人。這三種類型,那么為了滿足這三種類型,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從用戶性別來分析,女性偏多,因為女生對自己的身形更加的看重,而且更有毅力堅持下來減肥。而且從各個APP的頁面設置,和廣告來看,都是針對女性用戶的比較多。

三、這個產品是干什么的?

功能介紹

從上圖可以看出,薄荷是一個健康類產品,功能特別完善的應用,既有卡卡健康的卡路里記錄,也有KEEP的運動視頻教學,并且有專業的方案計劃和減肥指數等報告。作為一個大綜合的產品,也是比較復雜的,需要一定的用戶學習,不是單純的記錄飲食和運動,也不是單純的視頻教學。

1、核心功能(1~2個)

飲食記錄:既然是健康類產品,就要分析一下她的飲食記錄,不過我體驗的時候,薄荷網絡有問題,老是toast報錯,好吧,我忍受了。添加分早餐,午餐,晚餐,加餐。每一頓飯,分別有常見、收藏、自定義、我的上傳、我的菜肴幾種,他比輕+更好的地方在于,有的時候,不知道吃了啥,或者怕忘記吃了啥,可以通過拍照上傳,掃描二維碼,分析事物的能量表,當然完成這些事情,真的是非常復雜的,用戶必須每一頓認真填寫這些,才會產生一個準確的報告。這就把一些沒有耐心和毅力的用戶擋在了外面。不過,這個方法是可取的,也是為了解決用戶不知道自己吃什么的時候,或者自定義一個自己經常吃的食物,每次就不必要選擇了。但是,我覺得自定義、我的上傳和我的菜肴從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復性,可以嘗試結合在一起。而運動記錄,并沒有什么特色的地方,我就不再贅述。

社交:通過朋友圈的方式,建立用戶之間的關聯,沒有即時聊天的功能,通過留言、點贊、關注來進行互動。同樣是通過PGC和一些減肥的文章來刺激普通用戶使用APP,覺得是有效果的。也滿足了被關注人的優越感,能夠更加努力的鍛煉,然后帶動更多的用戶,這就是完整的生態圈。

通過話題,和我賭我會瘦這些互動,也可以交活動,來進行運營,特別是我賭我會瘦這個活動,是通過金錢上的獎勵來促使大家減肥。


2、特色功能(1個)

壁紙:我一開始沒發現這個功能,藏得比較深,但是,肯定是有新手引導,我估計是沒看到,在減肥界面,往下滑可以彈出一張美圖,和上面有一句正能量的話,可以分享,下載,設為壁紙。雖然,我把他列為特色功能,能夠增加趣味性,激勵用戶每天堅持鍛煉,但是,我要吐槽了。一開始,我并不知道一個刷墻的刷子的圖標是什么意思,我就手賤的點了,然后就改變了我的壁紙,都沒經過我的同意,我就很難受了,我的壁紙能隨便改嘛,我的壁紙能隨便改嘛,我的壁紙能隨便改嘛,我連問了三遍,好吧,我忍了,但是,但是,我切換到了桌面上,準備看一看壁紙,頓時嚇了我一大跳,圖片由于太小了,在我屏幕上竟然出現了上述情況,讓我哭笑不得。好吧。挺有新意的功能,被我玩壞了。

登錄界面:我竟然把登錄歸為了特色,不過,我真的被其吸引了,上圖,不多說,有感覺的,快去注冊吧。

如何估算食物重量:這個功能藏在了設置里面,但是我覺得,對我來說是一個科普的工作,通過圖例讓我知道了,大概每種食物的重量,通過一張銀聯卡的大小來作為標準,淺顯易懂,如果能把這個圖例全部的加在所有的食物上,那就完美了,我就不用估算我到底吃了多少東西了,就能夠稍微準確一點了。就選擇,我吃了幾張銀行卡好了,哈哈。

四、這個產品有什么不足?

1、網絡需要優化啊。我半夜1點試用,竟然還會toast報錯。不過,后來好了,就在添加飲食&運動記錄功能模塊里。

2、商品模塊,也就是購物模塊,評價竟然打不開!這是bug吧。

3、商城還是做得比較簡陋的,商品也比較少,我連瑜伽墊都沒找到,賣項鏈倒是比較多。改進:作為盈利點,商城還是值得好好打磨打磨,做成專業的健身類電商,不好嗎。

4、運動計劃模塊,只有一門課?還不能改?不能個性定制,每個人實際情況不同啊。這個真心需要立即提上日程增加內容。

5、壁紙的吐槽上文說過了,關于估算食物重量上文也說過了,能夠稍微解決一些,我之前說的用戶不知道吃了多少的問題,但是,關于吃的是什么,吃了多少的問題,就沒法估算了,也沒很好的解決。一個火鍋,不可能讓我拍照吧,一鍋油。

6、圍度記錄,我作為小白用戶,我不知道怎么測量啊,至少要給出測量方法吧,再引導大家去買一根軟尺什么的吧。

五、談一點點健身行業和互聯網的結合

體驗了4款健身類的APP了,每一個app偏重點不一樣,其實也反應了中國健身行業混亂的現實。用戶在健身的需求是各種各樣的,減脂、增肌、健身、等等,但是,這些APP都沒有一個告訴我,我做了這些到底能產生什么效果,用一些專業的詞匯和數據來反饋,作為一般用戶,非專業用戶,真的很難理解這些。比如我,我沒時間看什么攻略,看什么別人的經驗,我只想用APP知道,我做什么運動可以減肥,效果最好,時間最短,而且輕松。我知道這是沒有的,但是至少有最好的。而且,我還要想得適合我的,不是讓一個180斤的胖子,一開始就跑20圈。

中國健身行業其實是處于幼年期,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長胖了,才發現健身時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健身行業魚龍混雜,前段時間,在健身房猝死的用戶,就是好這個現象很正常的結果,在健身房這種有教練的地方,都能出現這種悲劇的事情,何況是你拿著一個手機,在完全沒人指導的情況下,去健身,去減肥,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有的女生又特別喜歡節食減肥,這也是很不科學的。但是千千萬萬的小白用戶并不清楚這些知識。甚至有的教練也是水貨,騙錢。

那么,互聯網+健身,應該何去何從,在整個行業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去健全他。讓健身成為人們的剛需,就和吃飯睡覺一樣,健身市場大有可為,但是道路曲折。

1、專業性不足。各種各樣的健身APP就和各種各樣的健身房一樣,不專業,處于盈利的目的,大部分應用都是賣健身用品,減肥餐之類的,沒有認認真真的想過改變這個行業,就像滴滴改變出租車行業一樣,不去行動,永遠不知道結果。怎么提高專業性?提高個性化?變成一對一服務?我還是覺得,智能設備是一個很好的突圍方法。通過專業的智能設備,實時監控和調節用戶鍛煉的方法、方式。當然,降低設備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2、熱量監控不精確。這是需要改變的,之前也提到過,大部分用戶是上班族,并沒有時間,每頓飯都去測量自己食物的攝入量。這也是目前的瓶頸。

3、到線下去。目前大部分APP都沒有把用戶引導到線下去,O2O的閉環,需要把用戶引導到線下,再通過線上的反饋、評價,在做到對每個健身房的監督,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健身行業生態圈。健身時不可能脫離線下的,在家自己的鍛煉,是不專業的,效果不明顯的。只有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包括線上的社交和線下的約鍛煉,都是值得提倡的。只有做好整個閉環,這個行業才能穩步前進。那么,這么多互聯網公司,有幾個公司有資金在大量的鋪開線下的門店呢?很難。當國人的健身需求越來越迫切的時候,這才是爆發的時候。現在,看起來為時尚早。

以上,是我對整個行業的看法,包括目前和以后發展的看法。作為一個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結合,擁有互聯網社交,趣味性的特色,也必須保留健身的專業性的要求。因為身體健康是人的最初級也是最迫切的生理需求。還是那句話,健身,早晚會成為一個大蛋糕的。就像目前的直播一樣。

睡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