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小組里一交流才知道,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都喜歡這個叫做多肉植物的小東西,看來肉肉們的魅力~~無法抗拒,真是人見人愛~~借這個和大家探討的機會,把一些小小的收獲和體驗共同分享,也正好把這段時間里得到的養肉達人經驗、從書里看來的、自己的親身體驗等等,這些零碎的園藝知識做一個系統的整理。畢竟入坑到現在不過兩年,談不上經驗豐富,要學的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感覺就像見證自己的成長道路!
感覺養肉肉就像養寵物一樣,要投入很多的關愛,畢竟是一個小生命。本著新手玩家的心態,就先從買肉開始,當做養肉入門篇吧~~
一、購買渠道
現在購買的渠道很多,有網購,在某寶、微信。。。都可以購買,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O(∩_∩)O~~隨著現在銷售多肉植物的商家越來越多,網購成為一個很重要的銷售渠道,選擇包裝信譽良好的商家,特別是有買家秀的,都能看到收到貨物的狀態。我第一次就是網購的肉,雖然也遇到郵寄的一團糟的包裹,但是總的來說包裝都是比較靠譜的~~
然后是大棚,昆明這邊也有很多大棚種植,誰讓這邊是肉肉的開掛區,大棚養殖的商家也是越來越多~~大棚對生長肉肉的狀態比較直觀,殺菌防蟲處理比較好,溫度濕度管理的好,所以狀態也特別好,類似批發價格比較優惠。畢竟大棚種植離城區比較遠,去一次也不容易。
最后是花店,一般花店考慮各種成本投入,相比較價格會高一些,不過找到一家品質不錯、時常和老板交流學習也是比較不錯的體驗,特別是常去店里逛逛混個臉熟,還會有一些優惠和小禮物~~
反正購買的渠道很多,現在信息傳遞快速,所以購物不是什么難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東西,當然這些渠道都不是絕對的萬無一失,畢竟植物有狀態好也有狀態不好、運輸的途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看起來丑丑弱弱的植物,相信它的頑強生命力,自己照顧一段時間,它就能美給你看!
二、如何挑選
談完購買的方式,接下來就是怎么挑選了。植物靠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從健康、硬實飽滿的葉片(用手輕輕碰一下葉片硬硬的),可以知道它的根系狀況很好,植株生長發育狀況良好,相比較葉片皺巴巴、病態的樣子最好不要買,不要只圖便宜。
另外不能有蟲,肉肉最怕介殼蟲。因為葉片肥厚,介殼蟲很喜歡吸吮肉汁,這些蟲子很小,在買的時候要注意是否生蟲,還是要選擇可靠的商家。商家照顧的好,我到現在都沒有買過生蟲的肉肉。
不要只看狀態,有的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用一些極端(用藥)的手段讓植物呈現最好的狀態,所以還是那句話,要選擇健康的植株。自己養護我買單頭比較多,畢竟老樁又多頭的價格目前承受不起,所以同樣的價格,自然是選擇頭多的植株啦,有質有量是性價比最高的~~
三、收貨處理
網購模式
一般現在網店商家發肉都是脫土脫盆,修好根的,比較省事方便,收到貨時候拆包讓肉肉們透透氣,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根1-2天(有人說晾2-3天,也有人不晾根直接種的,自己摸索),我一般是晾一天,配好土和盆,第二天上肉。
實體店模式
從實體店購回的肉肉最好修根、消毒。把肉肉從塑料方盆中取出,檢查根部、葉片背面是否有介殼蟲,這種蟲子一般都附著在這些位置,發現有蟲的話用鑷子把蟲子清干凈。檢查植株的根,最好修一下,把那些干枯腐爛或者布滿了整個塑料盆的須根用剪刀剪掉,留著主根讓它重新發根。把修好的根用清水洗干凈,再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是多菌靈的容易浸泡殺菌,藥液的濃度不能太高,否則也會損傷植物,具體的配比藥品包裝上有說明,不過我一般是本著少放也不要多的原則。浸泡20-30分鐘,時間也不要太長,撈出用紙巾吸取葉片和根部的多余水分,放在通風陰涼處晾2-3天,一定要晾干水分。
其實上面除蟲、修根、除菌的方法不是絕對的,是很多養肉達人的推薦。我嘗過這些方法,也嘗試過不修根殺菌直接上盆種植,也沒有什么問題,總之自己摸索找到最適合的方法就好。
四、上盆種植
最后談一下種植,種植是最關鍵的,畢竟土壤、空氣、陽光和水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
1、盆
多肉植物對通風透氣的要求特別高,所以裝土的盆也要透氣性良好,保證土壤快速干燥。以前完全不知道,以為盆就是裝一下土,要求這么高干嘛,現在才知道要保證肉肉健康成長,盆很重要~~
看很多達人都推薦紅陶盆,就是說透氣性特別好,是度夏神器,我沒有用過,不好做評價,不過我認為高溫潮濕的地區可以嘗試看看,潮濕的空氣是肉肉最不喜歡的,容易徒長、生病或是黑腐,肉肉不怕干就怕濕。陶瓷盆,上釉燒制而成,透氣性較差,保水性較好,很多達人不推薦,不過也不是絕對的,我剛開始就敗的是白色瓷盆,就是清爽簡單,可能昆明夏季不算潮濕所以沒什么影響。
塑料小黑方,這種盆在花市花店隨處可見,賣家通常都是用這種盆栽種小單頭,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盆子沒想到是度夏神器,說是根控盆,透氣性好澆水干的快,難怪店家都用這種盆子栽種。而且這個盆子最便宜,收納方便,不占空間,我現在也特別喜歡這樣的盆,不過它有個最大缺點就是容易老化。
粗陶盆、紫砂盆,這兩種盆特別是紫砂盆透氣性好,不過紫砂盆貴。粗陶盆,現在特別受玩家歡迎的就是粗陶的拇指盆,可以達到控型、水分蒸發快,透氣性良好的目的,盆子小不占地方,小巧可愛,造型古樸美觀,優點多多,我的大部分養肉的花盆都換成這樣了。
還有受達人追捧的還有韓國的手工盆,做工精美,而且適合肉肉生長,不過價格昂貴,是土豪級玩家最愛。。。個人還是喜歡質樸復古又耐看的盆子。還有的推薦有腳的盆子,說是透氣性更好,土干的快。。。個人認為盆的材質雖然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但我認為也不是絕對的,透氣性是否好關鍵還是得看土。
2、土,顆粒土
養殖多肉植物的配土一定要是顆粒土,什么是顆粒土呢,就是泥炭土加顆粒植料,顆粒植料就是一些小石子,實用于多肉植物的顆粒植料常見的有珍珠巖、火山巖、陶粒、赤玉土、麥飯石、輕石、日向石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多顆粒少泥炭土,還可以加一些燒過蜂窩煤,沒有蜂窩煤我個人喜歡再加一些沙子,為了保持良好的透氣性有利于根的呼吸和養分的吸收,多肉植物最怕水多了,水多會爛根。
另外在土里加一點多菌靈,防止在服盆期黑腐、感染白粉病或是其他霉菌病。
當然也有專門配好的多肉土賣,一般都是以上這些配方,輕松方便,缺點就是價格貴,也有可能買到配的不好的土。
3、澆水
新買的肉肉上盆種植要用潮土,就是用水濕潤拌均勻的土(買別人配好裝袋的土都是這樣的),潮土種植好一定不要澆水,因為土中的水分已經足夠肉肉使用了。對于網購的肉,為了防止黑腐化水,店家都特別晾干包裝再發貨運輸,根系沒有恢復能力很弱,這個時候要是水大會爛根,所以土壤里有少量水分為了引植物發根(根部有向水性),千萬記住不能澆水!在實體店買的肉想要移盆也是一樣的,換了新的環境肉肉需要適應,用潮土發根。
把植物種植好之后放在陰涼透風的地方,放置3-5天,待土完全干透之后再澆水,一次澆透,這個時候可以把花盆放置在關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一周左右待土完全干透再澆水。。。持續2、3周(有的品種更快1-2周)肉肉適應,舒展開,長出新的葉子,這段時間是服盆期,服盆期很關鍵,肉肉能不能緩過來、健康生長全看這段時間,可以用手指輕輕碰觸植株,小心不要碰掉葉片上的粉質,明顯感覺到不會晃動,根系緊緊抓牢土壤,說明植物已經完全適應,并且根系發育良好。當然多試幾次就能掌握服盆期的要領,雖然關鍵但并不困難。
4、透風
透風對多肉植物特別關鍵,多肉植物的生長環境是野外,特別有的原生地是干燥的沙漠地區,還有屋頂等等,常年生長在自然環境中,接受陽光照射、雨露滋潤,風吹日曬生命力頑強,也就是常說的露養——露天養殖。把它們移到室內通風自然不好,所以要注意保持通風。我沒有條件露養,只能放在窗臺上,所以我一般都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春、秋季節特別是風大的時候,溫暖干燥。夏天空氣潮濕,更要通風良好。
5、鋪面石
鋪面石就是一些顆粒的小石子,和拌土的顆粒一樣,有輕石、赤玉土、綠沸石、鹿沼土、火山巖(有紅色、黑色)、富士砂(黑色)、虹彩石、粗砂、河沙什么的都可以,做鋪面的石子最好是淺色,顏色太深夏天吸熱、散熱慢,盆土溫度太高,不利于植物生根,甚至會爛根。我認為最好用的還是麥飯石,這種石子重可以壓住輕飄飄的盆土,而且是灰白色不用擔心夏天溫度過高。而且多肉種植的時候不適合深埋,輕輕放在土壤面上,有的植株可能不穩固,所以麥飯石 有重量,剛好可以壓住、固定植物。
種植流程:
ps.上圖中采用種好后澆水的方式,我覺得不是特別利于植物發根,多肉最怕被水泡,新種的植株需要發根,根有向水性,有一點水分利于植物發根,所以我比較推薦的還是潮土干種。
后記
一次洋洋灑灑、絮絮叨叨說了這么多,就暫時先聊這么多吧,說起肉肉真是太多想說的了~~特別是看到在自己精心照料下,肉肉們從綠油油不起眼的青菜狀,呈現出富有層次變化驚艷色彩的狀態,是我努力的最大收獲~~期待像肉肉們的葉片一樣越來越肥美的生活狀態,內心深處渴望自己也能同這些植物一樣經歷時間的磨礪和洗禮,綻放出最驚人的色彩!
上幾張我家的肉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