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種樹郭橐駝傳》
2013年,我買得第一盆多肉,名喚黃麗。不出兩月,徒成長藤,繼而葉落桿腐,卒。
此事喚起我的雄心斗志,連個多肉都擺不平,談何熱愛植物!
14年,15年,前后購入近20個品種,有死有傷有丑,也有幸運地出落出好狀態的。期間兩次搬家,養花條件既有限,又常在搬運途中受損,實在算不得成功。
好容易搬進新家,因有搗蛋謝三皮,所有陽臺都做了全封處理,又因謝三皮素來是個摧花辣手,眼見養花夢就要凋零。思忖叨念數月,戚戚然不能釋懷于心,四下訊問,終于找到辦法——于陽臺窗外搭一個三米五長的外置花架。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養植空間的問題,還恰好具備了最好的露養條件,喜不自勝。立即從肉坑老手曉霞家里要得葉片小苗眾多,并在她的指導下,快速入坑,到如今,家里有品種近70,植罐120余盆,度過最難熬的酷暑,雖有損失三兩小苗,好在大多已平穩過度到爽秋。
老手算不上,只是遇到的問題太多,悟出一二方法,不喜私藏,拿出來分享,能救幾條多肉小命,也算功德啦~
總的來說,就如《種樹郭橐駝傳》中的這段話,選好盆、配好土、創造一個好環境,那么就放任自流地讓它們生長好了,多肉實在不適合過度的關注。
今天先說種植。
對于家庭多肉養植,種植方式無外乎五種:播種、葉插、扦插、分株、成株移栽。
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來說說種多肉準備工作。
首先,若準備長期和多肉打交道,小梓覺得擁有一套順手的好工具很有必要,可愛的各種小鏟子,扒土的小釘耙,澆水的滴灌瓶……還有我最喜歡的小干樹枝和牙簽,特別適合用來對付根細株瘦的小多肉~
其次,配土。很多商家在賣土時,會把土分成種植土和鋪面土,但各地有各地的氣候條件,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做點小變通。成都空氣潮濕,養多肉最怕因為不透氣導致爛根,進而黑腐。所以配土時,可將鋪面土(石)摻入營養土中,用于種植,這樣就可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氣。土的成分可盡量多樣,麥飯石、鹿沼土、顆粒土、赤玉土等等(都是常規意義的鋪面土\石),隨意地混合就好。我常用的配土比例是,各種鋪面土(石)混合:營養土=1:1,然后面上留1\4到1\3的高度用自己喜歡顏色的土鋪面。
最后,花盆。這里必須要說的是淘寶上的花盆大多花色漂亮,卻不實用;我也到三圣鄉轉過幾次,至多有20%的盆是合格的(死貴)。問題有二:其一,底孔太小,導致不透氣;其二,材質偏密,不利于水分揮散。對于多肉新手來講,這兩問題很致命,基本到夏天盆里一積水,天一熱,根就給捂死了,然后就是掛的命運了~所以選盆很重要,看三點:1、底孔直徑大于1.5cm;2、材質選擇粗陶、紅陶為佳;3、最好有底腳。給大家推薦一個APP,多肉植物,里面有許多賣盆的商家,質量佳,多人拼單批發,價格也比較便宜。
準備工作完畢,就開始種植咯。
一、播種。
小梓家的多肉基本都是從葉和苗種起的,所以至今還沒有收獲過種子,so,此方法略。不過,聽說這個方法是成活率最高的,并且比較適合大面積地種,因此大棚里的商家用得比較多啦。
二、葉插。
嗯,這才是咱們正常人家使用的方法嘛。
1、準備小有水分的營養土;
2、將葉子隨意丟在土表面(有強迫癥的可以擺成自己愛的圖形……),PS:不要自作多情地把葉子根部埋進土里;
3、澆水,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小伙伴的葉子就因為澆水不當掛啦!澆水的時候千萬不要澆在葉子上,否則葉子就會水化腐爛。用滴灌瓶澆在土里,保持土壤有潤感就好,千萬別澆多了;
4、等待。請耐心。每個品種的習性不一,有的兩三天就可發根長芽,有的要好幾個月,只要葉片不死,就讓它靜靜地躺著唄,但凡是葉插型,總會給你答案的;
5、待根芽長好,若想它們快速長肥,可移植到有顆粒土的盆中,讓他們快速長個兒,不急的話,就讓它們在培育盆里長吧,直到退去老葉片,移植入盆即可。
三、扦插、分株。
有的多肉是不適合葉插的,比如馬齒莧樹、雅樂之舞、仙人球等。那么就可以通過扦插或分株來完成繁殖。
比起葉插,扦插和分株都比較簡單,成活率也高。
1、從原株上截斷枝干或者分出小株,將切口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
2、若空氣中濕度較高,如夏天,隨便丟個安全的地方,讓他們長根即可;若空氣比較干燥,如秋冬,可找個容器隔水發根;
3、待植株有新根以后,即可種入盆中啦~
四、成株移栽。
很多新手君都是從外面直接買的大多肉,那么它們就可能會是裝在塑料盆或者不合格盆子里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給肉肉們搬個新家啦。
1、修根:視情況而定,若植株較小,根系又很鮮活,那么就和根土一起移入新盆,無需修剪;
若植株較大,根系發達,且有部分老化的死根,那么請先將土扒拉干凈,然后用干凈的剪刀耐心地把死根都修掉,還可將小毛根都修掉,只留主根,讓它重新發根,多肉成活率會更高。
2、修好根以后放在陰涼通風處,發根方法同扦插。(因為有完整植株,所以大多數修好根的多肉都不需要隔水發根,借助空氣中的濕氣就可以了)
3、待根發好以后,就可下盆啦。盆地孔墊個薄薄的不影響通氣的紗,紙或者植物纖維,盆里配好種植土(比例前面已講過),土保持潤潤的感覺就好,不要太濕;
4、用自己順手的小工具把多肉的根埋進土里,填上干燥鋪面土(石)。
PS:一定要保持接觸葉子,甚至接觸莖的土是干燥的,否則就是容易黒腐,特別是沒發好根的時候。多肉本來是沙漠系植物,自身水分很足,如果在沒有開始生長時,外界環境太澇,就會腐爛。
5、澆水。通常情況下,移栽后三天到一個星期甚至十天都不要澆水,直到它們服盆生長(可以看到葉子是有變化的,從耷拉到有精神,從緊裹到展開,往往葉子越肥服盆時間越長),才可以澆水。
以上經驗皆來自小梓養多肉的點點滴滴,不盡完善,請多指教。配圖的肉肉都是我的寶貝兒,愿它們都美美地健康生長。
下一篇里,會跟大家分享病蟲害的處理,謝謝關注。
ps:這篇文章所用圖,除第一章全是2016年夏天的照片,所以基本都是青澀小貨。后面幾篇陸續放上它們今春和今夏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