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無有恐怖”瑜伽心旅
前幾天,精舍學堂的年輕師姐無心,為大家分享手倒立體式的細節(jié)與身體感悟,歸根結底就是要克服恐懼,練習再練習。有一句話特別喜歡,想想看,即使摔倒,至多也就是從頭到腳這么高而已,又不是幾層樓,會怎樣?
手倒立的核心力量還沒建立,不過這幾天開始嘗試離開墻壁,練頭倒立。還是靠近了軟沙發(fā),說實話恐懼感還是無法完全消除。不過一次次練習中,恐懼感逐漸減小,身體也在內心控制下變得更穩(wěn)定一些。
想起小時候學腳踏車的感覺,當你覺得一上去車一定會倒,平穩(wěn)是不可能的事,便一直無法真正控制住它,只有一次次練習,在行進中找到了心對它的駕馭感,就在一瞬間找到了平衡的力量。
恐懼的消失,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觀念轉變,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中,逐漸對它的駕馭。
——————————————————————————————————
昨天的雙盤,第一次接近40分鐘,對我來說已算有所突破。想想,對比以前的練習,可能就是因為,在心里默念著精舍學堂,大家討論時說的“想著又不會死,最多能怎樣?”。
放下了那個恐懼,隱隱的酸痛感還沒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觸摸雙腳毫無知覺,也不會以往的諸多擔憂,所以在不知不覺間,時間便過去了。
突然,手機電話一來,心就開始慌啦。下盤,無知覺的雙腿,在緩慢感知酸痛麻脹涌上來的過程中,焦急中想到如有突發(fā)情況,就這樣清醒著卻無能為力怎么辦,恐懼之心又上來了,心里竟有著比雙盤時的酸痛,更讓人覺得煎熬。
人究竟是對未知的恐懼,大過于已知的恐懼的。
一切障礙,源于恐懼。
人一生的行進,大概便是對無數個恐懼的消除啊。
心里常默念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