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中國美術館的這次畫展的介紹,刷到文末,莫名被李可染的牛和葉欣予的舞蹈人物吸引到。以前也常看到畫展的分享,團長還總愛鼓勵大家去看,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嘛,可是我卻用沒有想去看的沖動。這次說不清為什么特別想去看。
無奈沒約到可以一起看的朋友,但堅決想看就自己在網站預約了。很幸運的是,有個很久沒聯系的朋友在朋友圈留言說她今天也要去看,后來一聯系說還帶了另一個朋友。更幸運的是這位朋友業余一直在研究國畫,非常熱愛,簡直是精通。朋友有事很早就離開了,剩下我和這位新朋友。她會自然地講解一些人物生平、作畫技法之類的,而我會自然地分享看到畫的感受、情趣、對作者的理解,我們都對彼此的分享感興趣,真是融洽舒服。
很巧的是,我們偶然走的路線看過的幾位畫家的畫風有一個從細膩溫和到簡約粗放的漸變,有趣。
我完全不懂畫的專業技法之類的知識,但想記錄一下感受,因為太美好,雖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是極其有限的。
李可染的畫多呈現普羅大眾生活中的場景,色調不灰暗,筆觸細致,感覺他對平凡百姓和樸素生活有種細膩的愛,視角有點像沈從文,但仿佛不那么悲憫,而是透著生活的怡然與希望。他畫的牛與童充滿天真悠然之樂。
接下來是傅抱石的,多為更寬闊的景物,較少有人物在其中,畫風宏大硬朗一些。懂畫的那位朋友說,他自創的畫法抱石cun非常有名也非常棒。他也畫很多神話人物,許多都騎著由龍駕駛的車,感覺表情比較冷峻,駕車的龍特別靈動。
然后看了葉淺予的舞蹈人物。舞蹈大都是令人歡快的,至少是令人舒展的,他的畫作自然明麗歡快。展出的幾幅年代在一九五幾年和七八年,有的是服務政治的,但依然能感到畫傳遞出的喜悅情感。
然后我們就驚喜地發現對面展廳是齊白石的?。?!第一次看到白石老人的真跡和生平介紹,他的畫真是一幅幅都趣意盎然,皆是自然里生活中細小有趣之處,特別適合小朋友來看。畫風較前面看過的更為大氣簡約,但簡單幾筆就無比傳神。感覺到這是個全然活出真我的靈魂,過著百姓生活,57歲開始北漂,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縱情恣意。
他的畫充滿童趣,太適合小朋友來看了!
接著逛到了林風眠和徐悲鴻的展廳。
林風眠的畫多為平常樹木房屋,內容和線條都很簡單,好像沒畫什么,但看了很舒服,透著一種力量。(忘拍了…)
今天才知道,徐悲鴻除了畫馬,還畫大鵝、小鳥,也是趣意盎然。
最后看了吳冠中的,很精致很舒服。
一下午在這一幅幅大師著作前持續感受著心靈高頻震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