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挑燈,滿溢了文字的涓流,回想了自懂事以來的寫作。小時熱衷小說,囫圇吞棗,不及細看,只當做一場使命。隨著年齡的增長,便學會了身心投入到故事當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牽扯著細膩的神經,壓抑著心底里如瓦斯般微弱的火苗。不知那所謂蠢蠢欲動的渴望是為何,只是心生了一種念頭,便拿起了筆,模仿著故事里的內容情節,從此不可自拔。
那時仍不懂文學與寫作是何定義,只樂得其中,任文字天馬行空,無所拘束。后來與人談及,他說,任何熱愛文學的人內心都是孤獨的。詫異,疑惑,涌上心頭。我問為何,他便反問,你是真的熱愛文學嗎?大抵那時年齡尚小,不懂其中的意義。后來我想,一場盛大的文字旅行便是一場孤獨之旅。在孤獨中成長,在成長中領會文學,在文學中感受孤獨。豁然開朗時感慨審視自己,仍不住嘆氣。
愈長大些,試想過未來的生活,用一支筆為著人生奮斗,用一句句織起的文章發省人心。后來想想,也不過搖頭說聲算了。山高路遠,鮮花眾多,各爭奇斗艷。且未到達目的地,也被擠得落魄,殘落一地。內心的無奈也溢的滿處都是。不如尋個安穩的工作,兢兢業業, 一個幸福的家庭,與子立黃昏。
也許人生最大的悲哀事,是擁有最現實的理想與最遙遠的夢想。夢里我握筆催人淚下,夢外我普普通通,淹沒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