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晨讀:掌控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中三點內容幫助我們掌握情緒,掌控自己的人生。分別是識別情緒,壞情緒的來源,調教壞情緒。
1.識別壞情緒
過分煩躁:緊張、沮喪、焦慮、擔驚受怕。
過分生氣:戒備、憤怒、氣得發瘋、憤憤不平(戒備和小心也是一種情緒嗎)
過分抑郁:無精打采、一蹶不振、垂頭喪氣。
過分內疚:悔恨、懊惱、自責 。
判斷情緒是否“過度”和“過分”標準: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本能地識別自己的反應,比如過分生氣。有時候只是不愿意承認。不過關于戒備和自責我一般難以察覺并判斷自己是否反應過度。
2.壞情緒的來源
心理學“ABC模型”,A(引發情緒的時間)+B(我們對他的觀點、看法)→→C(我們的情緒)
A是客觀存在,無法改變,要改變我們的情緒,就要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變得正向積極。
不過我們對事物形成的看法和觀點是長期形成的,已經形成了一種刺激反應的行為模式,要想改變挺難的。
3.調教壞情緒
? ? 情緒是由信念產生的,信念也是我們做事最根本的行為準則。
? ? 心理學上有三種“非理性信念”:警惕絕對化、警惕概念化、警惕糟糕化、
? ? 警惕絕對化:就是不執著,不要執著于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一定要完成目標。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就是一凡人。
? ? 警惕概念化:就是不要斷章取義,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壞人都長得兇神惡煞。
? ? 警惕糟糕化: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壞,所以減少使用“萬一···就····”,當然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好,期待越多失望越多。
? ? 做到不畏懼,不依傍。很多事情都是小事,除了生死。
? ? 活得理性,只為讓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世界,認識現實,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