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深入剖析了如何識別壞情緒,壞情緒的來源以及如何調教壞情緒。
1、識別壞情緒
壞情緒主要包括:過分煩躁、過分生氣、過分抑郁、過分內疚。
其實只要我們感覺自己呼吸不順暢,心里堵得慌,基本就說明情緒不好了。
其實人都七情六欲,讓你每天都開心得像中了五百萬一樣也不太現實,最主要是不要過度,心情不好很正常,及時調整就好了。
書中講到過分內疚。說了小明的例子,小明因為模擬考試沒考好,就覺得對不起家人,懷疑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甚至連走路都抬不起頭。我是沒有過這種體驗的。我印象非常時刻的一次經歷,就是有一次模擬考試的卷子發下來了,自己的成績不盡人意,還有好幾處錯誤都是因為自己粗心造成的。看到周圍沒有考好的同學,一個個眉頭緊皺,臉色鐵青,唉聲嘆氣,不時懊惱不已,我居然有種負罪感。因為我心態很放松,我也沒有過多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我覺得這只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下次認真復習,更加細心就好了。看到自己和周圍的人如此不一樣,我還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呢~原來我從小就有阿甘精神(偷笑~)
2、壞情緒的來源
心理學上有一種“ABC”模型,A是引發情緒的事件,B是我們對它的觀點、看法,C是結果,也就是我們的情緒。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一開始的事件A,起決定性作用的而是B,就是我們的看法,影響了我們的情緒。
就像同樣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認為:哇,還有半杯水,會覺得很開心,很有希望;悲觀的人認為:哎,只有半杯水了,就會變得沮喪、絕望;
同樣的加班,擁有良好心態的人會覺得是領導器重自己,所以愿意把工作交給自己做;心態不好的就會覺得領導故意和自己做對,居然讓自己休息時間過來加班,還沒有加班工資,那么你會越想越糟糕。
著名的“踢貓效應”就是如此: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如果故事中的父親能夠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緒,正面看待老板的批評,不去遷怒孩子,就不會造成后面的結果。
3、調教壞情緒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有了壞情緒,那么一定不能放任它,而要調教它。要警惕絕對化、警惕概念化、警惕糟糕化。
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希望事情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喜歡鉆牛角尖,會覺得這件事沒做好,就不得了了,喜歡憑借只言片語去評判整個事件,所以情緒很容易惡化。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緒,一定要引起警惕,可以和朋友交流,和家人傾訴,可以健身、聽歌、寫作,轉移注意力,不要任由自己在壞情緒里面沉淪。人都有點喜歡胡思亂想,本來沒多大點事,在心里醞釀、發酵以后,可能就成了大問題,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調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當情緒來臨時,我們怎么處理比較好呢?美國總統林肯的故事,也許能夠給你一些啟發。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里,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后拿給總結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里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么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么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情緒控制得好,不僅可以讓自己心情轉變得更快,在一些場合甚至會讓自己轉敗為勝哦!
在法庭上,律師拿出一封信問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給你的信了嗎?你回信了嗎?”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沒有回信!”
律師又拿出二十幾封信,一一地詢問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給予相同的回答。
律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不斷咒罵。
最后,庭上宣布洛克菲勒勝訴!因為律師因情緒的失控讓自己亂了章法。
你也許會說:“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美國歷史上的最大的石油大王)為什么用如此的手段取勝?”好吧,我們不論這些,也不管洛克菲勒的方法是否正確,但最終的結果是,那個律師因為情緒失控而敗下陣來。
生活中,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手,有時候采用何種手段已不太關鍵,而保持好自己的情緒才是至關重要。
有許多人能把情緒收方自如,這個時候,情緒已不僅是一種感情上的表達,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
情緒處理得好的話,可以將阻力化為助力,幫你解危化險、政通人和。情緒若處理得不好,便容易激怒,產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舉止,輕則誤事受挫,重則違法亂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