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何晴被郝建說的一番話感染了,她突然下定決心,既然郝建喜歡她,她也喜歡郝建,家里人也不反對,她為什么不敢大膽的賭一次?她把生活想得過于簡單化并且浪漫主義了。不過,話說回來,七十年代的年輕人,哪一個不是這樣的呢?放到現在社會,這就是“傻白甜”,然而對于她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談到婚姻,愛情才是第一位。她們是狂熱的,也是盲目的,在精神層面的愛情影響下,他們看不到物質上的需求,她們天真的以為,只要“在一起”就能有一切!
? ? ? ? 郝建還在給何晴絮叨著,展示給她一副美好的前景,他說“咱倆個都上班著,我家里農村還有地,我不怕吃苦,咱一定能過好的!你相信我,我也絕對不會讓你受委屈!”說完,他又從抽屜里拿出來平日里畫的素描,讓何晴看。何晴接過那幾副畫,仔細欣賞,心里愈加對郝建這個人好感程度增強了。她本來就喜歡多才多藝的人,現在看來,郝建不但人能說會道,書法,繪畫,體育,樣樣都不差。
? ? ? ? 這時候,聽到郝建媽媽在走廊叫郝建吃飯的聲音,何晴跟著郝建走出房間。
? ? ? 走廊里很黑,只有一盞昏黃的路燈,好得是,只要打開郝建住的房子門,還能透點光亮進來,走廊的一邊堆放著一個有點發黑而且很厚的小案板,旁邊是蜂窩煤爐子,此時,爐子上一口薄薄的小鍋正冒著熱氣,郝建媽媽手里拿著一根扯面,正在往鍋里下,何晴過去問“姨,我給你幫忙吧!”她回轉頭來笑了笑,說“不用不用,一會就好了。”
? ? ? 沒有七碟子八大碗,甚至連一張吃飯的桌子都沒有,接過郝建遞到她手上的一碗面條,何晴的心酸疼。那碗面幾乎沒有什么調料,簡單的放了一點辣椒醋,沒有炒菜,面條里很奇怪的煮了幾片南瓜,何晴用筷子把面條攪拌了幾下,面挺黑,看來是自己家里磨的面粉,而她從來沒有吃過煮在面條里面的南瓜,夾起一片嘗了嘗,是那種菜南瓜,脆脆的,沒有什么味道。勉強吃了幾口,她放下了碗,看郝建吃得正香,一邊吃一邊說,“我媽不會做其他飯,只會做扯面,這是她最拿手的飯了。”何晴無奈的笑了笑。她的家庭,不算是經濟多好,但是每一餐每一頓,都是父母精心的調配,她也想不到,今天這個碗一端,以后,這樣的面條,她還要吃多少年?
? ? ? 告辭郝家父母后,何晴回到家里,何家爸媽,何晴的姐姐們都興沖沖地圍了上來,問何晴去郝建家的情況,何晴輕描淡寫的說了幾句,就推說太困,上樓去睡覺了。何媽媽心里很疑惑,她想介紹人給她說郝建家里情況不錯嘛!何晴怎么看起來不太高興呢?
? ? ? 何晴一個人躲在小房間,聽院子里爸媽和姐姐們開心的聊著天,逗著外甥女,她很想下樓去,和一周才能見一次的小外甥女玩玩,她很喜歡姐姐家這個又乖巧又聰明的孩子,然而此時,她又怕被人追問,她一遍遍的回想著今天的情形以及郝建給她說的話,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
? ? ? ? 轉眼間到了秋季,玉米已經成熟了,武功縣城的街道上,人都似乎少了很多,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要回老家收玉米,種來年的麥子。郝建也不例外,他家里有三畝多地,父親還在人家廢棄的土地上種著莊稼。最近一段時間,他幾乎都是跟父母在農村,也沒有時間去找何晴。八月十五這天下著雨,在家里也干不了其他事,他父母在剝收回來的玉米,他沖了澡,便騎著自行車去何晴家。
? ? ? 何晴家里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何家的兒女們都回來了,何爸爸又在油鍋上煎炒烹炸,何媽媽精心地準備著“獻月”的果盤。一盤月餅必不可少,一盤大石榴是何云帶回來的,還有香蕉蘋果和其他的糕點。都整齊的擺在客廳中間的方桌上。
? ? ? 郝建走進何家小院時,三姐何燕正在院子的水池邊洗菜,她笑著招呼郝建,一邊接過郝建手里的袋子,何燕眼神復雜的看了一眼那幾個裝在袋子里的蘋果,放在了茶幾上。何家爸媽還是很熱情,郝建很有眼色的先去倒了垃圾桶,然后給何爸幫忙切菜。何云,何燕嘰嘰喳喳的跟郝建聊天,問東問西,郝建絲毫不敢怠慢這兩個未來的“大姨子”,和她們有說有笑。何晴很喜歡這樣的氣氛,但由于快一個月沒有見郝建了,還有點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