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因為別人覺得你不夠外向,你拼了命表現活潑開朗的樣子?父母耳提面命地要你學習別人家的孩子?面對牛人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弱爆了...
是的,總是有很多來自外在和內在的壓力告訴你,你不夠好,你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于是你開始檢討自己,愈發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甚至開始討厭自己。
我也有這樣的時刻。小學的時候我是班長,是孩子王,上課舉手最快最高,下課玩得最瘋,但是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并不愿意跟我一起瘋,甚至因為我搶了她的風頭而遠離我。每次瘋完之后我都深深自責,覺得自己不夠淑女,太浮躁。
當我漸漸發現搶別人風頭很令人討厭之后就不停壓抑自己的性格,初中的時候成功的變成了內向型性格。
以前我媽總說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當我變文靜之后我以為她會夸我“斯文”“淑女”,但是沒有,她說我是個“悶葫蘆”,“半點沒有機靈樣兒”。
變內向之后,我的社交變少了,朋友變少了,娛樂也變少了,我開始變得只愿意埋頭讀書,也許別人羨慕我的專注,只有我自己知道,當看到別人嬉鬧游戲的時候我因為無法融入而苦惱。
漸漸地,在內心深處我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不管我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我都是不受歡迎的。
然而事實上,性格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不管是外向和內向都有其優勢。
02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她說成為自己要從愛自己開始,我說可是我不愛自己,我很討厭自己。
她說你討厭自己什么?我說自卑,膽小,不愛說話,冷漠...她說看來每個人眼中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自己還真不一樣,在我眼中,你認真,思維清晰,積極進取,勤學好問。
這次深聊后,我開始察覺自己,我發現我在陌生人圈子里不太愛說話,可以保護我不會因為說錯話而得罪人;太老實不喜歡據理力爭,可以避免很多沖突;甚至自卑是我前進的動力...
還有我是極其感性之人,以前我總覺得感性的人不夠聰明,不具備做大事的殺伐決斷,后來我學著接納自己,我明白跟別人比理性我比不了,不如充分挖掘感性的優勢。比如說現在很流行寫干貨,但是我明白我的邏輯能力和實操能力都不是很強,但我是一個內省,感情豐沛的人,因此不如繼續寫走心的文字。即便偶爾寫干貨,也會寫得比較軟,讓讀的人感覺沒那么干巴巴的。
最近一位朋友徹底的點醒了我,她說極其感性的人只要學一點理性就非常厲害。這再一次讓我在心里跟自己確認感性是一種優勢,同時可以適當學習一點理性讓自己在面臨重大問題的時候可以保持客觀冷靜。
古典老師在一個演講里說:“未來5年是一個個體崛起的年代,在那個年代最有競爭力的方式就是基于感性能力做自己,用天賦在熱愛的領域努力玩。”
當我開始接納自己,我發現自己擁有很多天生的優勢和天賦。我應該順應它,并享受它所帶來的機會和成就,而不是看看市面上哪種活法最酷,哪種人最吃得開,哪條路更順暢,然后強迫自己跟他們一樣。
03
有一本書叫《發現我的天才》,這本書解析了一個大眾認知上的誤區,大眾普遍認為每個人的進步空間,在自己最生疏的領域。而作者認為的事實是每個人的進步空間,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把自己的天賦發揮到極致才能脫穎而出,而不是把缺點糾正。
你要知道這世上有的人天生就在某些方面天賦異稟,即使你很努力也達不到他的水準,不如接納自己,打磨自己的長板,找機會與那些人合作,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在看到別人的優勢的時候別再那么急著否定自己了,你自己也有獨特的優勢!
你那么喜歡否定自己,懷疑自己,可是你有沒有在自己表現很棒的時候表揚過自己呢?正是你所有的優勢和劣勢才成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