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帶女兒回老城區小巷子里的湯包店吃了湯包,她還點了碗小餛飩,我則點了份面條少一點的面,她爸是配了一碗粥。
92年我參加工作后,當地同事有一天早上帶我去這家小館吃早飯,那是初夏,有涼面。孩兒她爸來的更早,是高中畢業后城里同學鄭重其事地請的早餐。20多年過去了,這家名為新村湯包店的小館經營的內容幾乎沒有變,主打小籠湯包,還有粥、面條、小餛飩,咸鴨蛋,荷包蛋,現沖奶粉;天氣暖和以后上涼面,一般做到1:00左右打烊。
她家的湯包皮薄湯汁多、簡單無添加的純肉餡;面條是極細的,全城找不到第二家,小餛飩是最經典的那種包法。一切都非常簡單,簡單得如同點粥時送的咸菜。
可這個只有兩間門面的小館子,歷久彌新,人流涌動,一到周末就要排長隊,上大學的孩子還惦記著,回家必去回味。
有時候很奇怪,明明其他地方也有這樣的店啊,為什么孩子們就會常常想念。其實很簡單,這是孩子們童年的味道啊。
湯包店附近有大農貿市場、有最早的小區、有最老的幼兒園、還有最早的人民公園,這是地利;和藹精致的老板娘端坐小柜臺里,清脆地報著名:一碗小餛飩一碗面、一碗粥,灶間的人就操作,一會兒功夫就有人端著托盤出來,叫著餛飩面哪個的,然后你說我的面,她就把面端給你。去了這么多次,從沒見出過一次差錯、鬧過一次糾紛,想必這就是人和。而更要緊的,其實就是孩子們童年的味道之一,其實這就是我們對于這個小城味道的記憶。這家店,硬是把名字為無錫小籠的湯包吃進了我們的血液里,變成了我們的記憶味道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