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在傳習錄中講,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教育人,不是把每一個人都管束成一般模樣,而是因人而異。如果是狂妄的人,便從狂妄之處加以引導,使用他有所成就,如果是潔身自好的人,便從潔身自好處加以引導,使他有所成就。人的才學氣質,怎么可以完全相同呢?
王守仁的話告訴我們教育需要因材施教??v觀我們的學生,不乏上面提到的狂娟之人。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善于欣賞,狂娟之人會取得異于常人的成就,書寫自己輝煌的人生。
圍城的作者錢鐘書,外表謙遜,溫和,個性卻倔強與狂娟。1925年,雖然他的數學成績只有15分,但羅家倫校長相當賞識他的才華,破格錄取錢鐘書為清華大學外文系的學生。
在清華大學,錢鐘書驚人的學術功底和卓越才華有目共睹,可性情卻狂娟。所幸遇到。清華大學的真正的老師,老師們以寬宏包容的心胸接納了錢鐘書的個性。畢業后,又因為狂娟的個性,錢鐘書不愿在清華讀研究所,不愿在西南聯大工作,但最終依然取得驚人成就,寫出蜚聲文壇的圍城。
錢鐘書曾經說自己的老師吳宓太笨,并取笑其老情人毛彥文是徐娘之舉。這種看似不大懂事的行為并沒有惹怒吳宓,吳宓大度包容錢鐘書,始終和錢鐘書保持良好的關系。
學生小王,整體成績在年級排名靠山前,特別是英語,經常位居年級第一名。但他的性情和有些優生不一樣,他并不勤奮刻苦,平時作業書寫也不算好,有時還不大聽課,性子也有些倔??伤矚g深入思考,有自己的一套學習計劃,善于尋找自己的興趣點。這樣的品質也許更能促進他的學習。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都希望學生寫出文質兼美,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可是奇怪的是,能寫出細膩情感,選材有新意的作文的學生有時是那些平時不大走常規路,有點多愁善感,有自己獨立思維的學生。這些學生,盡管有時會讓老師下不到臺,或者在班級中制造一些麻煩,但他們與眾不同的經歷恰好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呀!我們說,作文源于生活,沒有見過,聽過,感受過,實在難以下筆。
前段時間看王老師教作文的書,書中講到優生難以寫出差生受挫的心理,差生在某些方面的觀察視角,生活經歷在寫作中也許會更吸引人。
看來,千千萬萬樹葉的形狀點綴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只有承認差異,欣賞差異,才能成就獨特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