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JUE

用vpn切換地址刷了<奇葩說>。辯題是親戚不把自己當外人,該不該JUE。

只結合最近幾天經歷說一說內心的感受,該JUE。陳銘說自己是個老好人,遇誰都不愿意太拒絕,都是攬過來就幫,到最后反而沒有幾個真朋友。因為對誰都一樣,愛、感情對他人沒有辨識度,對我們至親至愛至朋之人不平等。我也是那么曾經的一個傻子,不懂拒絕。別人有什么要求看你熱心腸,就要求你去辦,你把他的事當事了,人可能壓根沒把你幫忙當成事兒,辦好嘍還好說,辦岔劈了就會收到一堆抱怨,哪怕不是當你面說,眼神和背后的流言已足夠讓你懊悔和憤怒,而你也就成了別人眼中熱心腸的傻子。

劉楠提到人在面對要求時多會經過三個階段:全部的接受,矛盾后的反抗和反抗后修煉出的外圓內方。樹立起自己內心世界的規則,溫柔對待世界,這世界也將溫柔對待你。我是懷揣著善意來到澳洲的,平常不太敢于直視別人眼睛,在這里我要求自己盡量和每個要擦肩而過的路人對視三秒,微笑點頭走過。在遇到第一個房東時,她告訴我自己有些小問題能不能幫忙,我答應了,不jue,然而結果是一步一步有更多要求,把幫助當成理所當然,于是乎我內心秩序失衡,進入第二個矛盾激化階段。開始時我愿意委屈自己,去幫助他人。而心的空間是有限的,在一直委屈自我內心時候,你會發現終將無處可逃。所幸,從矛盾開始到激化很短暫,反倒是我有點感激房東的肆無忌憚,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如果是水磨功夫,還真克我,不一定能爆發出來。所以jue,然后立刻離開,這果然是最好選擇。

收尾處馬東講了個故事,一個員工把玻璃不小心撞碎了,老板趕緊過來安慰,問身體有沒有事,要不要去醫院,安撫以后找來相關負責人說讓她賠。負責人很糾結,你老板好人當面做完了,這背后要我去要求賠錢。他仔細想了下,去告訴那個員工:你和老板關系這么好,老板特意要求賠最便宜的。告訴自己懂拒絕,也要摸索更好的處理方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