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周前,就對今天的《奇葩說》充滿了期待,高曉松回歸,能看到他和蔡康永、馬東、羅振宇、何炅、張泉靈同臺,我的偶像們齊聚一堂,實在可以算在有生之年系列里了。
本期節目的開場就特別歡樂,是我看過的所有《奇葩說》節目里面,節奏最緊湊,聊的最歡樂的一次開場了,文化人們坐在一起,開玩笑的層次就是不一樣。從《金瓶梅》,到“潘驢鄧小閑”,到蘇小妹“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尤未到腮邊”,即使是開車,也可以很有文化內涵!
這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高曉松的人物專訪,這里談到了他和蔡康永的關系:
我跟蔡康永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感覺特別舒服。他本來就是在臺下讓人如沐春風的一個人,但是他在辯論場上太厲害,而且你拿他沒有辦法,因為他是水的那種厲害。我不用厲害這個詞,強大吧,而且他是一口很深的井。我是火。為什么大家覺得《奇葩說》好好看,因為它有一個水一個火,中間還有一個木,馬東是敲木魚的。
水和火在一起,火就比較倒霉了,因為水滅火是比較容易的。但火要想對付水,就只能蒸干了它,一鍋水容易蒸干,但一口深井沒有辦法,你只能把上面兩厘米蒸發了,但底下還是很深的,而且越往下越冷。水很可怕就是不管面上怎么加熱,下面是很冷的,冷就是很強大的東西。他已經習慣了這么多年冷冷看這個世界,看著人間,內心深處心如止水的一個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火加大一點,把井口給蓋住。有的時候我占了點兒上風,我心里知道是火燒的比較大,片刻間把井口遮住了,但實際上火是持續不了的,最終那口井還是在那里。所以這就是我倆辯論一個很妙的地方,讓我覺得很好玩。
蔡康永老師一向對人性看的比較悲觀,所以冷冷的觀望著這個世界,如一口深井,高曉松老師博古通今、談笑風生,以學識見長,如一團烈火。所以他們的每一次交鋒都特別令人期待。
就比如本場的結辯,蔡康永老師指出親戚是我們不能選擇的,他們難道就可以無緣無故的自帶光環,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嗎?非常冰冷的沖擊了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而高曉松老師的結辯幽默風趣,還扯到了儒道釋,扯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扯到了國外的情況,而且說話過程中手舞足蹈,原來曉松老師還可以這么萌!
本期節目的另外一個懸念是陳銘,在前面的節目里,陳銘老師絕對是相當有實力的,無奈運氣不好,每一場都輸,所以對于這一期節目陳銘能不能贏,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當然本期節目陳銘老師也不負眾望,精彩的發言,條分縷析,金句頻出,廣受好評,令外我個人也特別崇拜陳銘老師,他的很多發言都經過了很多學術思考,很有料,讓我獲益頗深,所以陳銘老師,半決賽加油!
談到親戚的話題,我本人的觀點還是,遇到麻煩事兒,不要逃避,去選擇合適的方式解決。親戚畢竟永遠生活在我們圈子的那一批人,你逃不掉了,與其讓問題更糟,不如采取行動,即使止損,但是在方法上往往不至于jue一種。
半決賽的話題,貌似討論的是屈原和漁夫的故事,很有深度,期待8強們的精彩表現!
辯題:親戚總不拿我當外人,我到底該不該jue他?
正方:該
蔡康永 馬劍越 姜思達 陳銘
反方:不該
高曉松 傅首爾 劉楠 黃執中
傅首爾:
- 看人下菜的事,不該。
- 代際間的溝通無能,需要高情商。
- 不該因為自己想改變,而逃避原生階層的親戚。
馬劍越:
- 遇到打攪到自己生活的親戚,早jue早止損。
- 父母養你們這么大,就是讓你們jue親戚的。
劉楠:
- 前提:親戚是你要來往的。
- 我們覺得一個人近,是因為他能對你施加影響力。
- 親戚的問題折射出我們和父母之間的代際問題。
- 不jue避免沖突,留給雙方一些舒適空間。
- 盡力的樹立自己與世界發生交界的規則,然后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因為世界也會溫柔的對待你們。
姜思達:
- 規則一直都在,要不要保衛這個規則。
- 對付隨便老套的劇本,可以隨便的jue一下。
- 親戚不拿自己當外人,你也別拿他當外人,就是jue啊。
- 不想揮霍親戚們帶來的愛心,想jue的時候jue一下。
- 當我不舒服的時候,我該jue他,這才是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本分。
黃執中:
- 存心占你便宜和不把自己當外人是有區別的。
陳銘:
- 應該的這三個字,是所有施與善意最大的天敵, 任何你要施與善意的時候,只要你頭上罩著應該的三個字,味兒就變了。
- 人性三大奇妙點:①只要人生中有捷徑,捷徑很快就會變成唯一的路。②你做了十件事兒,九件好事兒一件沒辦成,所有人都只記得那一件。③人類會滋生出奇妙的依賴特性。
- jue是在告訴他們,這個新時代的規則,人要靠自己活著。
- 人性你留一絲余地,他就能給你撕出一個世界來。
- 不jue親戚的人,沒有什么真親戚。
羅振宇:
- 回答該不該的時候,給自己提一個更高的要求。這不是為了任何人,是為了我們自己。
蔡康永:
- jue人,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我們給自己立下的志氣。
- 親戚是我們不能選擇的。
- 力爭上游,是為了爭奪更多的選擇權。
- 沒有自己人生的人,把別人的人生搶過來,當他的人生。
- 現代社會,家族文明被淡化了。人生總要有所取舍。
- 回到人生最基本的價值:他們是經過了選擇,所以在我們的人生,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高曉松:
- 都淡化了,還要懟嗎?
- 正方有兩個半講的都是朋友。
- 親戚圈子,穩定的在你身邊分布這么多年。懟的成本要比懟朋友大十倍。
馬東:
- 你已經進入商業文明,而你的親戚還在農業文明。
- 他不是占你的便宜,而是分享你占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