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有一派曾經認為,盡管人類肉身被困于現實的牢籠,“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但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一個人的思維疆域中,他就是國王。因此,人依舊是自由意志的體現。
但這,或許是錯的……
有一種東西,會感染我們的思維,進而操縱我們的行為,讓我們為其賣命。最可怕的是,整個過程,我們都懵懂無知、渾渾噩噩,卻沾沾自喜為獨立自主、能夠擺布自己人生的自由意志。
這種東西,被稱為模因。
所有人類,只不過是機器人,模因是我們的主人。
模因學家理查德·布羅迪(Richard brodie)寫了一本書《思維病毒》(Virus of The Mind),詳細講述了模因的前世今生,同時也在書中告訴我們,該如何避免模因傳播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
模因何謂?
模因,音譯自英文單詞Meme,也被稱為米姆、彌、彌因、彌母、迷因、文化基因等等。模因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一個想法、行為或風格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文化傳播過程。 ”
模因是觀念、符號、行為的單位,經由文字、話語、動作、儀式或任何其他可模仿的方式傳播。最簡單的理解,可以把它視為一種思維對另外一種思維的影響。
模因并非實體存在,更多是一種隱喻、一個概念。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首次提出模因。道金斯將文化傳承的過程,以生物學中的演化規則來作類比。自此,這個概念就反復被道金斯及其他進化生物學家提及,心理學家亨利·普洛特金(Henry Plotkin)、認知學家侯世達(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和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等人也非常青睞這個概念,并致力于將這一新的思維意識模型應用在生物學、心理學以及哲學領域。
因為《自私的基因》一書主題為基因,關于模因如何在人腦中繁衍、控制人類行為并最終影響文化走向的問題上,道金斯并未給出足夠的解釋。理查德·布羅迪是模因研究的先驅,并率先于1996年出版《思維病毒》一書。隨后,阿倫·林治(Aaron Lynch)1998年出版了《思想傳染》(Thought contagion),道金斯的學生蘇珊·布萊克摩爾( Susan Blackmore)出版《謎米機器》(The Meme Machine),他們共同創造了模因學。
模因學(或模因論)是將生物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統一起來的新型科學理論,旨在探索文化信息傳播的社會演化模型。
模因何為?
模因可類比基因,以繁殖為第一要務。與遺傳基因通過精子或卵子傳遞給子孫后代類似,模因通過聲音、圖像、動作等為途徑,在人類大腦之間交相傳遞。其中那些最適宜生存的模因,將在眾多模因中脫穎而出,從而主導人類的活動和創造,最終影響文明。
與基因一樣,模因自我復制、變異,接受環境選擇。從服飾的流行、到觀念的傳播、到政治的變遷,但凡文化現象,從人的角度看,是人如何創造、接受和傳播觀念與行為;從模因的角度看,則一切均是其經由人這種宿主的自我復制。
模因的影響無所不在,最生動的例子,莫過于近期在朋友圈刷屏的”友誼的小船“系列漫畫,原作者將漫畫創作完成后,無數人在此基礎上,對漫畫進行改編,賦予意義,進行傳播,兩只小企鵝頓時成了近期影響最大的”網紅“。
與基因一樣,模因與人的利益也并不完全重合。模因只關注自身復制,不關心由此對宿主造成的影響。萬寶路香煙有個著名的廣告,一個牛仔瀟灑地騎著駿馬飛馳,最后抽了一支香煙。這個廣告影響很大,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廣告走上吸煙的道路,尤其很多沒有鑒別能力的青少年。
又比如當年日本地震導致核泄漏,國內一度流傳服用加碘食鹽可以預防輻射,民眾瘋搶試驗,導致食鹽斷貨。
再比如2015年國內股票市場的大牛市,”改革?!啊ⅰ眹遗J小啊ⅰ?000點牛市剛起步“等等觀念,被各類途徑廣泛傳播、放大,成為股民的集體信仰。沒有人懷疑這些概念的真偽,沒有人再去關心本就疲弱不堪的基本面,瘋狂的股民加大杠桿迅速入市。最終,暴跌來了。
這些都是模因對人類的負面影響。
布羅迪在《思維病毒》一書指出,模因就是一種思維病毒,“縱觀人類歷史,思維病毒一直如影隨形,并在不斷改變和進化。思維并對是人類文化中具有感染性的步伐,能夠在人類社會快速傳播,從而改變人們的思想和生活狀態”。
“像米開朗基羅并對摧毀電腦中的數據一樣,思維并對同樣也能夠操縱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毀滅性影響。模因學最驚人和最深刻的觀點是,你的觀點往往不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你通常是直接從其他人那里接收,或者間接受到思維病毒的影響,也就是說你被這些觀點‘感染’了”。
如何避免壞模因的影響?
模因的進化絕對不是以取悅人類為目的,思維病毒入侵,將我們牽制于信息傳播的末端,并瘋狂進行信息復制,如果我們不加以干涉,思維病毒很可能接管人類。
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模因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呢?
一個不那么令人沮喪的消息是,人類擁有地球上最復雜靈活的智能,有許多可用的“武器”,而在你的“武器庫”里,沒有什么能比理性思維更強大了。
理性思維幫助你評估你的欲望、信念和目標,確保方向和手段的正確性,避免被模因誤導。
布羅迪提出學習與認知的”金字塔結構“,并對”第三層“生活推崇有加。布羅迪認為,在人的一生當中,將經歷學習和認知方面的幾個不同層次,每一個層次都是建立在前一個層次的基礎之上的,這如同金字塔結構。從金字塔的一個層次躍居到一個層次,不僅需要學習不同的課程,還要有全新的學習方法,就是認知世界的全新視角。
金字塔的第一層代表與生俱來的遺傳本能,這一層次是長期進化的結果,你不需要做額外的努力去獲得它。這一層次由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本能組成,使你具備了生存和繁衍的技能。處于第一層次的人缺乏遠見、自我修養和正直。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渾渾噩噩,與動物無異。
金字塔的第二層次代表習得的知識、技能和信仰。要學好構成第二層次的知識和信仰,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了第二層次之后,人們往往會陷入一種“平庸的日?!敝?。
如果你過著平靜的絕望生活,那么你處于第二層次;如果你時常感到厭煩、缺乏動力、迷惑、憤恨、內疚、沒有價值感、無力,或者喪失生活動力,那么你也處于第二層;如果你只是做你習慣做的事情,沒有考慮它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那么你處于第二層,甚至第一層。
第三層以人生目標為最高準則,將人生看成是自身規劃(Programming)和目標(Purpose),即兩個P,你不再是在知識、信仰、目標和挑戰組成的迷宮里四處亂竄的老鼠。這里強調人類的自省意識和理性思維,即認識到人之所以為人,必定有和其他生物不一樣的因素。我們可以思考,充分反省,有意識地改造自身。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模因之中。當意識到模因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之后,人類其實很悲哀。因為人類所相信、所堅持的,或許都只不過是模因操縱的結果。
該怎么辦?
希臘神話里面有個西西弗斯,他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
但那塊石頭,我們依然得往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