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選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R原文片段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個人行為取決于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環境,人類應該有營造有利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只有真正接受了“我昨日的選擇,決定了今日的我”的觀念。才可能說“我有權另做選擇”。思維意識會決定行為和態度,如果有意識仔細檢查,我們會發現這些都會在我們的人格地圖上體現出來。比如我們的語言,就是我們積極處事的真實寫照。看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斷他是否積極主動。每個人都有格外關注的問題,比如健康、子女、事業、工作、國債或核戰爭等等。這些都可以歸入**“關注圈”**,以區別自己沒有興趣或不愿理會的事物。關于圈內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則招出個人能力范圍,前者可以被圈成一個較小的“影響圈”。觀察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集中于哪個圈,就可以判斷他是否積極主動。
I 拆書家講解
A拆為己用
A1 (聯系過往經驗)
我以前在肯德基工作中喜歡做計劃,每天去上班前都會按照四象限來想,今天這個班次中有哪些需要關注的,有哪些必須解決,有哪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預防的。還總是會給自己加油打氣,這個班次一定會很有效率。然而事實非如此,我經常會被意外突然的事情打亂,比如本來今天打算調整訂貨,結果外送來了一個大單,整個班次大部分時間都在分配人手,制作產品等,直到下班都沒時間去調整訂貨。一個班次下來,回想,一刻都沒閑著,卻沒有效率,自己覺得緊急重要的沒有完成。計劃表上全是??,會有些挫敗感及失落感。
A2(規劃應用)
1、反思:我的積極主動似乎只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并沒有對自己的規劃或人生負責,積極主動理應落在執行力上。
2、使用手帳,記錄工作、生活,首先知道自己時間花哪兒了,從過去的時間里尋找效率低的原因,再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只停留在計劃中
3、始終相信,時間都是自己的,也應由自己把控,而不能被時間牽著走。通過觀察別人,優秀的同事,(我經歷的他們也都會經歷)取得高效工作的技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