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導,字茂弘,瑯玡臨沂人。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書法家,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 ? ? 王導出身于魏晉名門“瑯邪王氏”,早年便與瑯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友善,后來還一直扶持著司馬睿。
? ? ? 王導年少時就風姿飄逸,見識器量,清越弘遠。在王導十四歲時,陳留高士張公在見到他后非常驚奇,對他的從兄王敦說:“這個孩子的容貌氣度,是將相之材。”可見王導擁有的"魅力"是多么大了!
? ? ? 而我學到的瑯琊王氏中基本上每一個都愛好書法,王導也不例外。王導擅長寫行草他雖然學習的是鐘繇、衛瓘的筆法,但是卻能自成一格。在當時有很高的聲望。
? ? ? 而王導喜歡書法,到什么樣的程度呢?? 他在東遷之時,把鐘繇的《宣示表》縫入袖中,誓言“貼在人在,貼亡人亡”,可欠她對書法的重視與熱愛了。同時他也常教誨家族中人要尊重書法,他的堂侄“書圣”王羲之,堂侄孫王獻之,都是大書法家。
? ? ? 王導,似乎把他的一生都托付給了政治,他的故事都跟政治跟朝廷有關聯。雖然我沒有怎么接觸過政事,但是我仍然知道王導,可是當時東晉一個必不可少的大臣。
? ? ? 因為王導性情謙和寬厚,而且還有著惻隱,仁愛的心,還善于體察人情,能忍讓、調劑各方面矛盾,并且化解矛盾,做到和睦共處。(可見王導是多么的謙虛呀?。┒鯇г谡畏矫娴闹匾?,就是能在一個亂世當中迅速地收集人心,收攬士族作骨干,聯絡南方士族作輔助,自己作為他們的首領;在自己上面,安置一個皇帝。雖然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之間、王氏與司馬氏之間都存在著矛盾,但是王導等一幫人在默默地化解這些矛盾,而他們知道如果不能調解好這種矛盾,就不可能建立東晉。
? ? ? 終于在一番努力之下,化解了矛盾,王導等到了司馬睿即皇帝位,建立東晉。在百官朝賀時,司馬睿再三請王導這個大功臣同坐御床受賀,王導再三辭讓,不敢當,說道:“如果太陽也和地下萬物一樣,那么老百姓該到哪里沐浴光輝呢?”司馬睿這才作罷(此為《晉書》記載?!妒勒f新語·寵禮》只說是"元會"),封了王導一個大官,而后來,王導又因平定叛亂而再次升官。
? ? ? 說王導是一個將生命托付給了政治的人,但是,他也為教育付出了很多。
? 當時的社會是一個亂世,各地學校因為戰爭不斷,所以一直沒有一個好學校。王導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后上書,認為“風化之本在于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通過建學校來教禮儀道德、并可以以此招攬更多人才,名士,降低浮躁的風氣。最終就可以達成司馬睿的“中興”之業。司馬睿覽奏后,頗為聽信王導的這個建議。在這件事中不僅能看到王導在政治方面是多么的有頭腦,又能看出是多么的關心教育,而且在最后一句當中,還可以看出當時司馬睿對于王導的信任。王導,不愧是東晉必不可少的大臣!
? ? ? 我非常欣賞瑯琊王氏當中的每一個人,但是他們也不是完美的。
? ? 很快就迎來了王敦之亂......
? ? ? ? 司馬睿登帝位以后,不滿王氏的驕橫,想削弱王氏勢力。(對此,我并不是很贊同 。但是也有可能是司馬睿對王導的熱情逐漸消減后,然后又受到他們家族在當時的影響力的打擊,所以才想要消弱他們的勢力)司馬睿穎用了另外兩人作為心腹。引并且暗中作軍事布置,將流民組成軍隊,分駐合肥、淮陰,雖然說是北討石勒,實際上是對付王敦。王導因此被疏遠。(王敦本來就反對劉隗、刁協,再加上王導被疏遠,剛好加上替王導"報仇"的借口,王敦攻入了建康,殺了刁協,而劉隗逃奔石勒,)雖然王導被疏遠但他仍然不緊不慢,沒有為此事而大驚失色。王導也是一個沉的住心的人吶!而在王敦反叛時,王導害怕王敦反叛牽連到整個瑯琊王氏,所以就率族中子弟每天到臺閣處等待議罪領罰。司馬睿見王導態度誠懇,而平日還十分忠誠正直,于是召見了他。王導叩首答謝說:“叛臣賊子,哪個朝代沒有呢,但想不到會出在我們王氏家族中?!鼻懊鎰倓傉f過王導是一個謙虛的人,果然,他的確是一個不張揚的人。
? ? ? 成第即位,仍然沒有放棄王導( 仍然重視著他),當他知道王導穿衣不同時穿兩件帛衣,而家中也沒有儲蓄很多糧食后,立馬給他供私人開支。而當王導體弱患病,出席不了朝會,成帝就親自到他府中,置酒設樂,成帝就是這樣敬重尊崇他。
? ? ? 人人都有情感,王導更不例外。他對于長子的情誼更是讓人感動。
? ? ? 王導的長子,王悅是一個謹慎并且謙和的人。非常孝順, 每次都會在父親回尚書臺時幫父親整理箱子,并且還會跟隨在附近車后相送。王悅去世后,王導回尚書臺,上車后一直哭到尚書臺門口,痛不欲生。
? ? ? ? 王導為了政治付出很多,他也從來不忘教育,情誼,他是一個將一生都托付給了政治的偉大的政治家與書法家——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