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和游戲一旦聯系到一起,難免產生諸多亮點和“吐槽點”,足以在社交網絡上形成一個個粉絲主動傳播熱點
文/張書樂
上期專欄談到了皮卡丘、超級瑪麗“合體”,黑武士維達與變形金剛組合,我突然想到了此前收到的一份朋友寄來的“奇葩”生日禮物——“藍胖子”(即哆啦A夢)與變形金剛的“合體”。當然,這只是作為“藍胖子”鐵桿粉絲的我個人給這份禮物取的名字。按照出品公司萬代南夢宮的標準說法,這個合體機器人名叫“藤子·F·不二雄的角色們”。這個名字背后的道理也很簡單,整個機器人是由藤子·F·不二雄筆下的哆啦A夢、哆啦美、小超人帕門、可羅、大耳鼠、番薯機械人六個角色組成,附帶還有藤子·F·不二雄筆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貝雷帽、畫筆、及時光機三個道具作為裝備。
說實話,這個機器人不算太好看。萬代公司為了讓這些角色能夠合體,就沒有在外形上進行高度還原。但如果你以為這是簡單的銷售“情懷”,還不如說這六個角色中,大多數人可能就認識哆啦A夢兄妹而已。畢竟,其他四個角色比起1970年開始漫畫連載至今還活躍的“藍胖子”來說,知名度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而且,他們陪伴成長的那些少年,現在最少也成了叔叔輩的,有的甚至是爺爺輩的。果真如此的話,那這份“情懷”可就賣得老少皆宜、難度頗高了。
其實,這款玩具是一個與游戲進行互動營銷的產物。2014年11月20日,萬代南夢宮在掌機3DS和家用游戲Wii U兩個平臺上,同步推出了一款名為《藤子·F·不二雄明星派對》的游戲。瞧這名字,就知道和玩具有關了。再看玩具發售的時間,2014年11月29日,一股濃郁的營銷氣息撲面而來。不僅如此,在游戲發售的時候,萬達南夢宮還提供了一個“彩蛋”——玩家在游戲的特別關卡中滿足一定的條件即可獲得機器人部件,集齊所有部件后就可以讓“合體”機器人在游戲中出現了。此前并非沒有過這種游戲和周邊產品同步出爐的玩法,但通行的慣例大多就是把幾個游戲角色做成一組公仔,可零售、可套裝而已。如果采取那樣的套路,就不夠驚艷了。
這種游戲營銷,把游戲中才可能出現的事物,通過實體產品推廣出去,形成周邊和游戲同步發售,并創造出一個從未見過的品類,以博眾人眼球。同時,也讓這類明星大集合的游戲,不再簡單地類型化為大亂斗,而是有了組合、合體的機戰風格,能夠在吸引動漫粉絲的同時,也吸引一些機戰游戲邊緣的粉絲。產品和游戲一旦聯系到一起,難免產生諸多亮點和“吐槽點”,足以在社交網絡上形成一個個粉絲主動傳播熱點,并在哆啦A夢粉絲群體中達到精準的口碑傳播效果。
2009年,暴雪公司也曾主動“劇透”其一年之后才正式上架的《星際爭霸2》游戲中將增加一個新兵種“Terra-tron”,根據暴雪公司當時的宣傳片,可以看到“當人類面臨被敵人包圍、危機重重時,玩家將自身領地的建筑物組合成一個巨大機器人”的精彩畫面。然后呢?沒有然后了,盡管這款游戲備受期待、萬眾矚目,但這個視頻發布的時間不太好:愚人節(4月1日)。這只是一次為了增加曝光度而人為制造的愚人節營銷,畢竟暴雪公司本身不制造玩具。而跨越游戲、玩具等多個品類的萬代南夢宮,則有必要為那些并非萬眾期待的游戲和玩具增加更誘人的砝碼,讓粉絲群體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