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戰的品牌
摩托羅拉公司原名加爾文制造公司,創立于1928年,由創始人之一的保羅·加爾文的名字命名。
它最早是生產汽車里的收音機的,摩托羅拉則是這種收音機的品牌。
二戰前夕美軍已經認識到無線電通信的重要性,并開始研究,摩托參與其中。1940年,摩托羅拉研制出真正用于戰場的報話機,就是上面照片中的 SCR300 。1942 年,摩托羅拉公司再接再厲,研制出“手提式”的對講機。
戰后,摩托羅拉作為品牌名氣越來越大,人們一說起無線通信就首先會想到摩托羅拉。直到二十年前,摩托羅拉一直壟斷這個市場,從對講機、早期的手機,即大哥大,到九十年代初風靡中國,城市里人手一個,萬元戶腰里一排的BP機。
1947年公司干脆改名摩托羅拉,由此可見當年摩托羅拉名頭之響。
2.黃金時代
二戰后到90年代,是摩托的爆發期。
1963年對摩托羅拉來講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一年,摩托羅拉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長方形的彩電顯像管,而且它迅速成為了行業標準。
摩托羅拉在家電市場初期的嘗試不很成功,到1974年,它不得不將彩電業務賣給了日本的松下公司。
在六七十年代,摩托羅拉完全能承受得起在彩電上的失敗,因為它領先于世界的技術太多了。到八十年代,摩托羅拉進入蓬勃發展的十年,它的業務也由無線通信擴展到計算機的半導體芯片。
八十年代,隨著數字信號處理的發展,出現了對專用的數字信號處理芯片(DSP)的需求,該產品也因運而生。德州儀器(TI)、AT&T和摩托羅拉在八十年代初先后推出了TSM,DSP和M56K三大系列產品,這個市場發展的如此之快,給摩托羅拉帶來了一個新的金礦。今天,以DSP為核心加上外圍通信的手機核心芯片仍然是全世界銷量最大,最賺錢的半導體芯片(因為每個手機中必須有一個這樣的芯)。
到九十年代初,摩托羅拉在移動通信、數字信號處理和計算機處理器三個領域執行業之牛耳。
990年,摩托羅拉的營業額超過一百億美元,在IT公司中僅次于IBM和AT&
3.基因決定定理
我們一致認為一個公司的基因常常決定它今后的命運。
作為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最大受益者,摩托羅拉要盡可能地延長模擬手機的生命期,推遲數字手機的普及,因為它總不希望自己掘自己的墓。
相反,功能、可操作性、外觀等非技術因素反而比技術更重要。
他們低估了摩爾定理的作用。
第4節 銥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