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午后陽光 09.26《好好學習》第11天? 為什么臨界知識能四兩撥千斤?
1、概念:我對于學習臨界知識能夠實現“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斷,建立在兩個重要假設的基礎之上:第一個假設,很多時候,復雜的世界是由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的。第二個假設,復雜系統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響的動態系統。
學習臨界知識能否快速進步?在前期不斷訓練和掌握基本的心態和學習方法,速度就會很慢。一旦掌握了整個學習的理念和方法,學習能力就會大幅提升,你可以將跨領域的知識相互穿插借鑒應用,學習速度越來越快。
2、思考:說實在的,今天這一章讀起來非常的吃力。雖然只講了兩個問題,我卻讀了好幾遍還是無從下手。是我的理解能力有問題,或者是我的見識太有限,總之我對于成甲老師特意抽出篇幅特意這樣講了很多自己的事例。
3、應用:沒有讀懂就是沒有讀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相信在這個問題上我也并不孤獨。可是我沒有放棄,我有特意針對這本書和這個章節去搜索一下,在簡書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對文章或者圖書的內容摘抄,還是在豆瓣上有一些專業或者叫做高水平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就是誠懇有余,邏輯不足的評價。我說真心話,讀到現在只是對前面的一些具體方法非常認同,對于后面提出來的所謂“臨界知識”這個概念我還是似是而非的,我也真心希望能夠有高手可以降維解讀一下,或者就會增加我們的理解和體會了。我不會因為給他作序的人牛逼,我就認為他寫的真牛逼,至于如何牛逼,我不知道。四十多歲的人了,我尤其不喜歡不懂裝懂。
另外我對于所謂臨界知識的理解就是底層規律,所謂的四兩撥千斤的前提也是要有千斤之力,才可能做到四兩撥千斤,如果只有四兩的力道,相信面臨的只有碾壓。也就是說對于底層規律運用的非常熟悉,思考的非常透徹,幾乎可以用近乎白話的語言進行準確的表達。
最后,雖然讀的不是很痛快,不是很爽,可是我覺得非常值得。至少說明我圍繞這一個問題去研究了,去探尋了,而不是說我不懂就算了。不懂就是不懂,就是要想辦法把它弄懂,今天沒有弄懂,明天接著弄,總有一天我要用自己的語言來演繹所謂的臨界知識,因為我要給我的孩子講清楚這個問題。
166/1000【午后陽光-每日一結構】結構思考力1000天連續挑戰打卡營(沒有讀懂,無法打卡)
G:【】
【】
【】
【】
【重要的事情說3點】最簡單的思考結構助力我思考清晰、表達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