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晚(17/90)
今天收聽了魯道夫.德雷克斯《孩子:挑戰》一書。作者提出了所有家庭成員之間權力和地位完全平等的理論。他認為父母如果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應采用尊重,平等與合作的態度,陪他共同解決成長中的困惑。這個觀點和我前不久寫的文章“關于孩子教育中的尊重”不謀而合,當然大師的思想和見解會更全面和深刻,這也給我機會再次思考對于孩子的教育,到底怎樣才是好的。領讀者就全書的觀點和問題容總結了一張很棒的圖片。這張圖辯證地從兩個方面對這個話題進行了闡述。一個是父母角度,一個是孩子角度。
先說說父母的角度,通常父母與孩子發生沖突的主要就是下面四種情況,這些沖突場景都是經常碰到的,這些沖突的背后,它反映的是孩子對權力平等的追求。
一、如果孩子能力和技巧不夠,我們怎么辦?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正確地鼓勵,把人和事區別開來。看到孩子辦不好,不要催促,更不要用代勞的方法使得事情快速完成,因為這樣孩子就失去了機會就成長,能力和技巧絕對是需要給機會,慢慢地磨練出來的。
二、如果孩子違反規矩,我們怎么辦?很多時候孩子喜歡耍懶,答應的事情沒做到或者協商好的規則不遵守,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 充分利用堅定的態度,將規則執行到底。我們需要好好和孩子說清楚,講道理,語氣是溫柔的餓,都能態度是堅決的,讓他明白沒有商量的余地,商量在前,執行在后。當然有個前提就是這個規則是雙方協商而定的,非家長獨斷決定。
三、如果孩子不知道行為的邊界,我們怎么辦?即使在成人的世界中,們也會經常碰到越界的行為。邊界是相對抽象的一個詞,有物理空間的,也有精神層面的。孩子對于這個詞的含義是很難理解了。所以對于孩子我們就不需要解釋太多,就教他尊重別人的權利,同時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就行了。就是不要欺負別人,別人的東西不要以為是自己的那樣來處理,同時如果不喜歡別人的一些行為,也需要大聲說“不”。
四、孩子在學習時需要克服困難時,我們需要做點什么來幫助他?在孩子碰到困難的時候,怎樣的幫助是對他們的成長最好的。我想那就是成為他的戰友,贏得孩子的合作,共同承擔責任,共進退。這種在一起的強大力量無疑是最感動孩子,也是最激勵孩子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