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的祝福。“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培根鑄魂,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言辭懇切,贊美了廣大教師用身心澆灌祖國未來花朵的崇高精神,同時激勵全國廣大教師要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心有大我,赤誠報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管子·權修》:“一年之宴饑脊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秉持敬畏之心,以大我之姿培育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獨特優勢。在教學過程和課外輔導中,根據學生的具體個性、興趣愛好和能力的差異,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挖掘學生的獨特優勢,讓學生接受鼓勵式教育,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促使他們成長為更好的人。
勤學篤行,實事求是,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作為教師也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常學常新,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教書育人,摒棄老舊觀念,革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始終以創新的態勢面對問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學生做終身學習的良好榜樣。
大愛先行,甘于奉獻,用關懷書寫教育人生。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這一特定的內涵,使教師肩負偉大使命和艱巨責任,一旦投入其中,就要把奉獻精神作為人生的主旋律。如陶行知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胸懷天下,以文潤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胸懷天下是教師必備的品質,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全面地教育學生,使他們了解社會和世界,通過教育學生了解社會和世界的不斷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轉規律,從而以豁達的態度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