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在大學讀文學專業,二十歲的中島美雪在全國歌謠音樂節比賽中脫穎而出。當時,音樂節的評審、日本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出了一道題目:為他的詩《我為何歌唱》譜曲。中島美雪說,這首詩使剛得了獎、正得意洋洋的自己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為什么唱歌?為了得勝?為了炫耀?甚至為了去嘲笑別人嗎?”。她覺得帶著那樣的心態繼續唱歌是對音樂的侮辱,于是,拒絕了出道的機會。
三年后,中島美雪大學畢業,求職不順利,父親又中風,她作詞作曲寫了“時代”,并憑借這首歌在世界音樂節上獲得了金獎。第二年,她的第一張專輯發行。在這張專輯里,她用“送你這支歌”對谷川俊太郎的題目作出了回答。“不管是在怎樣悲傷、怎樣難過的日子里,都希望你能聽到這支歌。這就是我的心,這就是我的淚。無力的我,現在只能送你這支歌。歌唱啊歌唱,盡心竭力,懷著愛,為你而歌唱。”
七十年代至今,中島美雪令人驚異地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作詞作曲近六百首,其中大部分都成為了經典。她寫的歌詞不僅在音樂界,在文學詩歌界也受到極高的評價,還被收進日本中學教材。無數歌手翻唱她的作品,或重新填詞。光是華語音樂圈就翻唱過她的七十多首歌,而且都成了被翻唱人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魅力經久不衰,比如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等等。
中島美雪不僅是創作型歌手,還是音樂制作人、寫散文和短篇小說、主持電臺節目、參加電影演出、自編自導自演音樂劇。她最引人矚目、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從1989年開始,每年一度的音樂劇《夜會》。與大多數音樂劇不斷重復的模式不同,每年,中島美雪都會選擇一個特別的主題,比如夢境、傳說、等待、夢想的力量、傷害、守護等,再圍繞著主題,結合她的小說或當下社會的現實,決定歌曲、舞蹈和戲劇的編排。后來,她甚至改變了選用現成歌曲的習慣,而為當年的《夜會》創作新的曲目。放眼世界,以音樂融合舞蹈和戲劇,詮釋自己的音樂世界;不斷創新,在二十多年中從未重復過自己的,可能只有一個中島美雪。
很多人在對中島美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只聽了她的一首歌,就被她深深吸引住了。 歌詞中樸素的敘事、感同身受的抒情、從黑暗中帶出的光明;她溫婉而堅毅的演唱、如火炬一般的眼神、毫無虛飾、簡潔而充滿力量的肢體動作都使她的演唱攝魄人心。
據說,年輕時,中島美雪和日本民謠之父吉田拓郎是戀人。后來吉田拓郎經歷了三次婚姻,而中島美雪終身未婚。在吉田拓郎在四十九歲、創作力枯竭的時候,請中島美雪為他寫一首“像遺書一樣的歌”。于是,她寫了《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十幾年后吉田拓郎的演唱會上,五十四歲的中島美雪作為神秘嘉賓,緩慢而堅定地走上舞臺,與他合唱這首歌。她穿著牛仔褲和白襯衫,兩手垂在身側,身姿瘦削挺拔,目光深深地看向遠處。唱完,與吉田拓郎用力地握手,走了兩步,轉身回來,向吉田拓郎爽利地鞠個躬,向臺下的觀眾舉臂,灑脫地走下了舞臺。
“想聽你對我說永遠的謊言,說我倆仍然繼續著這趟旅程;
想聽你對我說永遠的謊言,永遠別告訴我事情的真相;
請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過去是你讓我有夢的不是嗎?
請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告訴我不管怎樣都是因為愛我。
像是受傷的野獸用盡力氣嘶聲吶喊,
用盡最后的力量說別管我。
用謊言來代替永遠的分離吧,
代替一切無奈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