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號和11月1號兩天趁著當當網買200送100,我也買了幾本書。
我爸看到了,建議我去圖書館辦個借閱證,說許多書和雜志可以去借,就不用買了。
其實我是有上海市圖書館的借書證的,但我真的不是很愛去那里借書。
我向我爸闡述了我不去圖書館借書的理由:
第一,不方便直接在書上涂寫做筆記,特別是那種需要快速閱讀劃重點的書。
第二,閱讀本數和時間受限制,買書就沒有這個問題。
第三,我要的書圖書館不一定有,查找要適應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也比較花時間(說實在話每次看到上海圖書館那四層樓我都有點壓迫感)。
現在網上想要查一本書,不管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很快就可以查到相關信息,很多書還提供電子版的免費試讀。另外也可以利用各大網站的“書單”很快地搜索到圍繞一個主題的其他相關書籍,非常方便。
第四,往返也要花時間和金錢。
買書和借書,哪個性價比高?
要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最貴的不是別的,是時間。我們不能單單以書籍自身的定價來衡量到底哪種選擇性價比高。
我的觀點是:
一、自己買來的書,不受時間限制,還可以涂涂寫寫,閱后復習。
二、網購可以送貨上門,省去了路途時間金錢,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三、如果再遇到網站大促,更是物超所值。
所以我還是認為網購圖書整體是比在圖書館借閱要劃算的。
但如果大家都像我這樣想,不就沒人去圖書館了嗎?當然不是。
首先要聲明,我是認同圖書館的藏書種類繁多,又是免費借閱,自然有它的好處。而且最令人欣賞的一點是已經幫你做好了分類。在查閱一本書的時候,它的周圍基本上都是和該主題相關的書,對做主題閱讀而言更加直觀方便。
所以,一定還是會有人愿意去圖書館借閱書籍資料的。
我認為即使在未來,圖書館的客群依然存在。他們會是:
一、實在買不起書的窮人(但是會有多少人窮到買不起書呢?)
二、尋找做學術研究而市面上又很難找到的書籍資料的人
三、尋找價格昂貴但僅做短暫使用的書籍資料的人
四、查閱絕版書籍的人
五、退休在家閑來無事的老年人
你對于圖書館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雙11快到了,各大電商都在打折。當當這一波過了沒關系,還有京東,還有天貓。
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的話,真的買什么東西都沒有買書實惠,多買點兒書吧。
最后說一句,買了要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