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簽:
我們日常的行為和結果,往往是我們態度的反映。態度是因,行為是果,我們有怎樣的態度,就會對應怎樣的行為。而態度源于何處?其實就是我們在和家人、朋友、學校及社會的溝通中被說服后產生的。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是由一個個被說服后的結果組成,這也構成了我們一部分的自我認同。當我們被說服從而有行動上的改變時,其實就是在重整我們的認知和信念的過程,而它們的重整導致我們的態度會發生深刻的改變,態度的改變直接體現在行為上的改變,并且這種改變有可能是持續的。所以,說服并不是簡單的行為,它會產生一連串的反應,導致被說服者整個發生本質性的改變。
A1便簽:
回想起大學畢業的時候,出來工作了一年的多,除了工作外生活上沒有上網及搜索的習慣,那時同事和朋友說起一些熱議的事情我都一概不知。那時手機上網還沒有那么發達,在我的觀念里,那些常常在電腦上網的人都是在打游戲和看劇的多,對學習成長不利,所以我幾乎也很少上網,就算后來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和方便,我仍然只是把手機當做通訊的機器使用。有一天一個朋友從國外回來和我相聚,跟她在聊天的時候發現她懂好多,而我問的好些問題她卻覺得很驚訝并告訴我好多信息都可以通過在網上搜索獲得的,于是給我介紹了很多關于互聯網的信息,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說,如果她去了很偏遠且匱乏的地方,她只需要一條網線便能跟全世界鏈接,并能夠接收到最前沿的信息。盡管是很簡單的一次相聚對話,卻改變了我以往的觀念和認知,原來善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能讓我們快速獲取知識,幫助我們學習成長。這也是一個說服的過程,讓我的認知和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那以后,我學會善用互聯網工具,一有什么想了解的就從網上收索信息,實在太方便了!很多時候要想改變行為,必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行為導致的原因是什么,只有這樣才會發現這背后的觀念為何,如此才能從根上改變,說服的也是要從這點著手。
A2便簽:
因為自己早起卻沒早睡,所以常常睡眠不足,形成惡性循環,長久來看對身體不利,給自己定個目標是早睡,無論如何每天晚上11:30前準時上床睡。這需要我深挖自己晚睡的原因,發現通過都是因為白天很多事情耽擱了,導致晚上很晚還在做,哪怕可以改天做自己還是覺得缺了點什么。其實就是沒有搞清楚早睡的重要性和晚睡的危害,今晚就深挖下它們的利弊,從觀念上有個深刻的認知并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