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共讀《躍遷》學員分享
? ? 《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作者古典,書中表達了一種相對于以往個人成長類圖書非常不同的觀點:不能單純強調個人的努力與天賦,要充分利用外部資源,能夠理解個人發展、認知方式、思考范式底層邏輯和科學依據的人,才更有可能撬動自己的成長,也就是成為聰明的勤奮者。(知乎書店摘抄的)
讀躍遷是因為參加了輕松讀書的共讀營,之前只是想隨大流,跟著看看,既然是共讀,總因為它是好的才讀吧,反正學習總不是錯的吧?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共讀學員的筆記做的特別好,就想學習,可是學習怎么學,好好看書做筆記,從對比中學。于是我很認真的每天讀書做筆記,不是簡單的隨便讀一讀,在讀書過程中慢慢發現我之前的想法錯了一半!對的一半是書確實是好書,因為這次共讀我本來迷茫混沌的日子開始變得有意思,開始看到前面的路!所以我建議對現在生活困頓迷茫的人可以看看,書中知識點特別多,也許從中的一點你可以深受啟發!從而運用書中的方法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錯的一半是書中提到現在社會不再是知識資源稀缺的年代,所以學習必須有針對性的學習,才不會成為時代的溺水者。
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從書中受到的啟發與讀書過程中的想法!
我畢業已經十年,不是個拼搏奮斗的人,沒想成為什么高手,因為吃不了苦(*/?\*),只是想讓自己過的有意義點,可是現在我處在迷茫的狀態,書中說到當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就進入自己能進入的頭部,想想自己最想得到的,并且成為一個高手!這就讓我想起了我最初上班時遇到的一件事,一個我內心的梗。上班十年了我幾乎把這個梗已經忘到北太平洋了,可是讀書過程中我想起了這個梗。這個梗跟貧窮有關。
貧窮是種稀缺的心態,脫貧是需要一套打法和心態的轉變,這是我讀這本書記憶最深刻的地方。當然這不是書的重點,連邊邊都不算,這本書的重點題目已經告訴你了,就是成為高手,而我只是想通過這來說我從書中學到的內容。貧窮的定義可以說是金錢上的缺少,也可以是內心的缺乏,我覺得書里的知識都可以用。
本書序--高手的三個境界,見自己,見世界,見眾生。拿脫貧工作來說,首先是見自己,要精準扶貧,就需要分析每一個扶貧對象的具體情況,優勢在哪兒?局限在哪兒?所能選擇的路有哪些?第二層境界見世界,扶貧工作不是簡單的錢與資源的輸入,要放在整體環境去考慮,區域的富強帶動財富的流動上升,帶動福利的增長,為一些確實沒有辦法解決當前困難的人保障生活。最后的境界見眾生,自己富了幫助周邊人,這個鄧爺爺很早就說了。
只給錢,只給心靈雞湯并不能真正脫貧。書中說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來學習,脫貧的實際問題是如何脫貧?貧窮不是一個財富數字,而是一種稀缺的心里狀態。在這種狀態里,你越是注意力、自控力稀缺,越是沒法想遠,只能貪圖短期翻盤或享樂;而越是這樣,就越是深陷勞而無功的苦差事之中,造成進一步的稀缺。--窮者越窮的死亡回路。打破輪回,搭建正循環系統,破壞負循環系統,切斷自毀線路。脫貧不能靠抓住某個機會、學會某個招數,而是要靠一套打法及心態的轉變!(以上內容摘抄自躍遷原文)
高手需要走在時代的前面的人,脫貧工作最起碼得順應時代的發展吧,這個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利用底層規律尋找高價值區域,鎖定價值,找到差異化優勢,學習能自增長可迭代的能力,以好的戰略專注行動,找到能帶來持續發展的護城河。需要用破局思維以開放的心態了解整個系統,了解具體路徑,多層布控,自下而上的進化。自己沒辦法沒關系,聯機學習讓更多的人出謀劃策,解決問題!(以上都為書中觀點)
這本書知識點很多,能運用才是真的有用,我寫的只是對我的一些啟發,有很多地方很含糊,需要我進一步學習實踐。本書聚集了很多經典書目的核心思想,對職場工作,創業也許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