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追溯的歷史視野內,世界上第一個定義“批判性思維”的人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杜威在《我們如何思考》中稱之為“反思性思維”(reflective thought)。他的定義如下:
(反思性思維是)對觀點和被認同的知識所采取的主動的、持續的、仔細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識具備什么樣的支撐,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杜威認為,人和物體的最重要區別在于,人可以自我革新,而物體一成不變。物體的改變只能受到外在的影響,而人自我革新的方式在于積極、主動的思考。但是,主動的思考不等于主動的知識學習。一個知識豐富的人如果不具有把自己和知識分離開來的能力,那么跟被動的物體沒有任何區別。
所謂反思性思維,就是一種能夠把知識當做對象反復錘煉的思維模式。對于任何一個觀點,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讀者的第一反應不是“我需要找到正確的理解方式”,而是“作者的這個觀點有什么支撐”、“這樣的支撐是否合理”。能夠問出第二種問題非常可貴,但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們普遍缺乏這種把文本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與之對話的能力。
國外專家和老師總結的12種最常見邏輯謬誤,比較適合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對成人也很有幫助!
1、沒有足夠證據就匆忙下結論,以偏概全
把一個事物的局部特性當作總體特征,或者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匆忙下結論,或者用個人經驗和孤立的例子取代嚴謹的論證,都是犯這類邏輯錯誤的表現。
比如,
我的雪佛蘭車歇火了,所以雪佛蘭車的質量不怎么好
Tom欺負我,把我弄哭了,小男孩怎么都這么討厭
2、把“關聯關系” 當作 “因果關系”
一件事情比另一件事情先發生,或者兩者同時發生,并不說明這兩件事情之間有因果關系,可能這兩件事有共同的起因,或者只是巧合發生在一起。
比如,
每次我爸洗完車,天就下雨;所以下雨是我爸洗車造成的
我奶奶每天吃十顆生大蒜,她活到102歲,看來吃生蒜有助于健康長壽
3、不是黑就是白
把“白”和“黑”作為僅有的可能,忽略其它可能性的存在;極端片面,忽略事物的多面性和復雜性。
比如,
不愛運動的人都是書呆子
那些提早交考卷的人,要么非常聰明,要么很笨很傻
4、滑坡謬誤
夸大一個行為可能帶來的結果,說事情A發生了,就會導致事情Z的發生,因此阻止A的發生。其實,Z僅僅是一種對極端情況的臆測。不去仔細分辨A本身,而是用Z引發人的恐懼心理,從而不能客觀地決定是不是應該去做A
比如,
如果你們對學校的午休規則提出修改意見,那么學校的校規將受到很大的質疑,學校從此將失去良好的秩序
如果我爸停止抽煙,他就會去酗酒或吸毒,所以他應該繼續抽煙
5、從眾的謬誤
因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或者相信同一件事,所以這件事就是對的。事實上,一個事物或觀點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并沒有必然關系。
比如,
我們班大多數學生都有手機了,所以我也應該用手機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在支持Donald Trump(唐納德特朗普)做總統,他應該會成為一個好總統,我也支持他。
6、訴諸情感的謬誤
避開基于事實和真相的嚴謹論述,通過操縱他人情感獲得認同。每個人都容易被自己的感情所支配,通過激發一個人的內在感情,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可以把人的注意力從事實和真相轉移。這種手法,雖然不誠實,但對很多人卻非常有效。
比如,
我支持Jack當班長,因為他媽媽一直在生病
媽媽對我說,我知道你不喜歡這件毛衣,但這是你奶奶親手織的,所以你該穿著這件毛衣去參加家庭聚會
7、訴諸權威的謬誤
用權威人士的觀點來取代嚴謹的論證。權威人士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也可能受利益關系支配;不能因為這是來自權威人士的論述,就認為這是無可辯駁、完全正確的。
比如,
這個牙醫在我們這個地區很有名,他一直建議我們用Crest這個牌子的牙膏
足球明星大衛貝肯漢姆常用一種叫?Sharpie 的筆給人簽名,Sharpie這種筆一定很不錯
8、論人不論事的謬誤
不去談這個人說的做的是否有道理,而是把注意力引向他的人格、動機、態度、處境等“外部”因素,從而避開理性討論,試圖用對這個人的印象來取代對他做的事情的理性評判。
比如,
鵝對鴨子說:我和你同一個祖宗,我們有很多相似的遺傳特征;鴨子對鵝說:你這個沒見識的笨瓜,你懂啥?
我數學考試得了F,這是因為數學老師不喜歡我。
9、歪曲別人觀點的“稻草人”謬誤
對別人的言論、觀點進行夸張、歪曲、捏造,使得自己能夠輕松地攻擊別人,在聽眾心目中造成對自己有利的印象。
用“稻草人”來比喻這種情況,是因為稻草人本身是薄弱的,所謂打擊稻草人,就是專門撿出來別人論述里的一些薄弱細節,加以歪曲和攻擊。
比如,
Nancy說,我們不應該讓小孩在街上亂跑;Mary回答說,那你想把小孩關起來不讓他們運動和呼吸新鮮空氣么?
10、用批評別人的失誤來轉移別人對自己的批評
用批評回復批評。別人批評了你,你不正面回復他批評的是否正確,而是反過來又去批評他:你不也是 .... (意思是說,你自己也這樣,干嘛批評我,虛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別人批評你,你用特例來給自己開脫。
比如,
媽媽說:Tom,你這么慢,又要遲到了。Tom回答說:媽,你昨天上班不也遲到了么?
老師說:Tom,你為什么最近老遲到?Tom回答說:老師,我昨天沒有遲到啊!
11、自己不懂,就認為別人是錯的
因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識水平不夠,不理解一件事,就認為這件事不是真的,或對它持反對的態度。
比如,
這種食品添加劑已經用了幾十年,如果它有嚴重的毒性,一定會有很多報道,但我們目前并沒有聽說過,因此這種添加物是沒有毒性的
如果我不是我爸媽生的,我早就會知道了,但我根本不知道這回事,因此我一定是爸媽生的
12、專找對自己有利證據的“德克薩斯神槍手謬誤”
一大堆數據和信息中,你專門挑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像一個神槍手一樣,你預先決定了自己的立場(靶心),只采用對證明這個立場有利的信息,而對其它信息做選擇性忽略。
比如,
這家制造含糖飲料的公司說,有研究提到:世界上含糖飲料消費量最高的五個國家,有三個在 “世界上最健康的10個國家” 的名單里,因此含糖飲料本身是健康的。
總之,所謂有邏輯,就是指觀點清晰,推導合理,論據扎實,說理有力。
除了通過人情邏輯繆爾而避免成為“鍵盤俠”,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客觀看待。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套風靡英美國家的批判性思維練習方式——Facts and Opinions!
通俗的說,就是給小孩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這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看個例子,你馬上就能明白 ...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制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