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角的盟友。盟友就是幫助主角克服缺陷的這個人物,不管情愿與否,主角都需要這個人的幫助。但是對主角來說,這根本不是缺陷,而是針對生活中的危險的防御。
這樣我們就構建了兩者間的沖突,主角想要保留他的缺陷,而盟友這個角色的唯一作用就是將主角的缺陷剔除。這通常是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沖突情節。
當然,盟友并不總是能完成他的職責,比如在電影《斷背山》中,恩尼斯是故事的主角,杰克既是反面角色又是盟友。作為盟友,杰克的職責是幫助恩尼斯克服他的缺陷,恩尼斯的缺陷是什么?恐懼。恩尼斯的父親帶著九歲的他和弟弟去觀看一具被毒打而死的同性戀者尸體。含義很明顯,這就是違背性規范的下場。恩尼斯永遠無法實現他浪漫的夢想,因為他相信(或者準確說,鑒于時間和地點),暴露自己真實的同性戀身份,公開與他的戀人杰克一起生活,將注定死亡。
在這里,杰克沒能幫助恩尼斯克服他的恐懼。事實上,杰克成了恩尼斯害怕的那種敵意的犧牲品,這又證實了恩尼斯的缺陷。不過,雖然沒能幫助主角成功,杰克仍然是一名英雄,至少他嘗試了,冒著生命危險乃至最終失去生命,試圖在世界上尋找到他作為同性戀的容身之所。
《阿甘正傳》同樣以悲劇結尾,然而這部電影有一個變化,劇作者做出了一個有趣的選擇,選擇了阿甘作為主角,卻把缺陷給了他的盟友珍妮。珍妮的缺陷是無法信任男人,這是她兒時受到父親虐待的結果,因此阿甘實際上承擔著盟友的職責,要幫助珍妮消除她對男人的不信任,更具體的說是對他的不信任。阿甘一直都很好,最后成功贏得了珍妮的信任,他從不做任何威脅珍妮的事,從未嘗試逼迫她與他在一起,即使她每次的離開都使阿甘心碎。
除了幫助主人公擺脫缺陷,盟友還有一部分職責是提供行動建議的方案,或者是直接提出,或者是作為他自身行為的結果。
比如在《鐵鉤船長》中,叮當小仙女給彼得提供了建議,即為了從鐵鉤船長手中救回孩子們,就要重回夢幻島恢復成昔日的彼得·潘。
在《斷背山》中,杰克建議他與恩尼斯買一個牧場,以戀人身份在一起生活勞作。
6.改變人生的事件。改變人生的事件通常是由反面角色引起的,而且牽涉到主角的缺陷或是主角必須對此作出回應,改變他的生活,這樣的轉折總是帶來挑戰,威脅或者機會。改變人生的事件,應該迫使主角在它的缺陷與改變帶來的機遇二者之間作出選擇,由于主角需要在二者間作出選擇,轉折事件就因此增加了保留缺陷的代價。
例如在《鐵鉤船長》中,彼得的缺陷剝奪了他的童心以及隨之而來的快樂與自由。鐵鉤船長綁架了孩子們之后,彼得的缺陷,使他無法救回現實生活中他的孩子。你看得出轉折事件是如何突然增加了保留缺陷的代價嗎?
主角選擇他的缺陷,而放棄機會的故事就是悲劇,就像希臘悲劇或者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比如《俄狄浦斯王》,《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
切記!主角的性格缺陷與人生轉折事件的關系是構成所有優秀劇本的核心。
7.危險。主角必須要失去一些東西,不論是身體上的還是情感上的,如果沒有沖突,危險或高風險,故事就沒有了趣味,刺激或緊張感,人們就不會被故事所吸引。你的主角不可能輕易得到一切,他必須付出代價才能獲得所求。終極代價是讓他拋掉他的缺陷,因為他將其視為應對殘酷生活的保護傘。
要求主角拋棄他的缺陷,就好比要求一個人在槍戰中脫掉防彈背心一樣難,所以轉折事件必須要有足夠的說服力,才能迫使主角在它的缺陷與事件帶來的機遇與威脅或挑戰之間作出抉擇。
在電影《斷背山》中,恩尼斯會失去一切。1963年的美國懷俄明州,對同性戀者來說不是個安全的地方。因此如果要做真實的自己,他肯定會有喪命的危險,同樣重要的是,或許,他會失去家人朋友和工作,這對我們走近他的世界,體會他的恐懼起到很好的作用,盡管看到主角自我毀滅讓觀眾心疼,但他們理解為什么主角會選擇他的缺陷而放棄機會。
以上,便是故事的七大要素:主角,缺陷,有利的故事環境,反面角色,主角的盟友,改變人生的事件和危險。接下來,我們就來試試如何用這七大要素從頭開始搭建故事:
首先我們將主人公的名字定為羅斯,現在我們對羅斯了解不多,因為我們還未確定其他六大要素,這時讓我們給他一些身份設定,羅斯很明顯是男性,美國人,四十歲左右。
然后來看我們的主人公羅斯的缺陷是什么呢?我們來設定一個和《斷背山》中的主角恩尼斯一樣的缺陷:恐懼。恩尼斯害怕被揭穿同性戀的身份,同樣羅斯害怕被人發現他真實的樣子,那么他到底是什么人?
我們干脆選擇一個顯而易見的,羅斯是個懦夫,并且擔心別人發現這一點。下一個問題是為什么羅斯會認為懦弱是件好事?為什么他會認為懦弱是一種以某種重要方式保護他的防御機制?恐懼使羅斯不敢做危險的事,對吧?如果他不做危險的事,他就不會搞砸。
但我們希望我們的主人公羅斯不單單是一個懦夫,我們不希望當他擺脫怯弱,試圖充當英雄的時候,讓人覺得滑稽可笑。也就是說,一個怯弱不起眼的牙醫或者會計,如果從未經歷過任何暴力或戰斗,即使他克服了自己的怯弱,也不會成為令人信服的英雄。
因此我們需要這樣做,我們要展現出主人公不僅僅是膽小的羅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嗯,老板讓羅斯去處理日常的現金存款,這些事平時一直是另一位員工在做。
羅斯攜帶著一大筆現金前往銀行,此時夜幕降臨,他很害怕。天色暗了,我們膽小的羅斯揣著錢袋,不時四處張望,他出了一身冷汗,呼吸也變得急促了。
當然,他遇到一群人尾隨他,但是羅斯并沒有抱頭屈服,而是狠狠教訓了這批惡棍。為什么?因為他曾經是,戴綠色貝雷帽的前美國陸軍特戰隊隊員。沒錯,他是個膽小鬼,但他還是個血氣方剛的人,遭受襲擊時他會本能的反抗。
但是在羅斯打敗他們之后,他又被嚇得魂不附體,他不斷喘氣,汗流不止,四處張望,胡思亂想。他迅速沖向了自動存款機,將當日的存款胡亂塞進去,然后跑回他的汽車里。他鎖上車門,慌亂的開車呼嘯而去。
羅斯身強力壯,但內心不知名的騷動讓他毫無理由地感到恐懼。
來到第三部分,膽小的羅斯需要一個場景和一份不要求膽量又不顯眼的工作。
無論公平與否,會計員是鮮有喜歡刺激的,因此我們的主人公會是一名無害的會計員,在勇氣和膽量上不要對他有什么期望。想想看我們的主角曾是一名綠色貝雷帽,他曾做出過一個導致許多人喪命的決。,因為戰爭就是這樣,錯誤是致命的。那么在犯下這種錯誤之后,他會不希望再犯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錯誤無害于人的環境。
誰是我們主角的反面角色呢?羅斯的反面角色走進他的世界,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或者提供了一個極其誘人的提議,這就迫使羅斯必須在它的缺陷與這個威脅或提議之間作出選擇。
羅斯是一個會計員,什么樣的嚴重威脅,會走進羅斯滿是數字與稅務的平靜世界呢?讓我們假設羅斯在一家中小型企業上班,這個反面角色我們就叫他馬特,是一個中層管理。馬特是一個有野心有上進心的典型商人,可能還不講道德,他開始對包括羅斯在內的員工提出各種要求。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框架,來塑造羅斯的反面角色,很容易看出這兩種類型的人會發生怎樣的摩擦與沖突。
而羅斯的盟友就在他工作的地方,一個他喜歡的人,雖然他的缺陷阻礙了他與她關系的實際發展。這是一個與他一起工作的女人,為了幫助我們的主角,她必須是一個女強人,嗯,我們就叫她萊斯莉。
萊斯莉是公司的所有者,她是個女強人。在一個歧視女性的社會,這一點市場給她帶來困擾,她是從她的母親那里接管的生意。她強大到可以幫助羅斯,為了讓這一點必須有說服力,她從自己母親那里學會了怎樣成為女強人。
假若羅斯迷戀上了盟友萊斯莉,那么我們就設定萊斯莉,由于反面角色馬特而身處險境,這就可能迫使羅斯在他的懦弱與解救心上人萊斯莉的機會之間做出抉擇。
現在設定馬特從公司挪用公款,這威脅到整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因此羅斯面臨什么樣的抉擇呢?他可以避而遠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環境,繼續做一個小會計員,然而那樣的話,他將失去與萊斯莉在一起的所有機會,并且離開這些一同共事他逐漸喜歡的同事們。羅斯必須決定是繼續保留他的缺陷,還是獲得愛情友誼的機會。
我們簡單設定馬特是一個危險分子,很可能傷害任何試圖阻攔他的人,因此如果羅斯決定嘗試著克服自身的缺陷,幫助萊斯莉和同事們,他就必須面對馬特以及馬特對他的所作所為。然而,對羅斯來說,最大的危險不是馬特,而是重復多年之前的災難,那時他的膽小害死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