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畫像初窺
導語:
根據某乎什么是用戶畫像中[sunsun]的回答:用戶畫像(Personas)是交互設計之父——Alan Cooper最早提出的一個概念:“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即Persona是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
什么是用戶畫像
如導語所描述的:“Persona是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首先,用戶畫像是基于真實數據的,用研人員需要通過行業報告、產品統計工具、問卷調查、訪談記錄等手段獲取到數據。其次,用戶畫像是抽象的,是用研人員整理數據后根據受調研用戶的基本屬性、生活習慣、消費行為三大維度的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簽化的模型。用戶畫像是用戶屬性的集合,不是具體誰。它應該能準確描述出產品用戶,一般會設置三到四個用戶角色,也是通常意義上的目標用戶群體。
用戶畫像的目的
現如今大多數互聯網創業項目在立項之初的市場分析過程中都需要做如下分析:畫像分析、行為分析、訴求分析。其目的依次是為了細分并明確用戶特性,了解用戶的典型使用場景與體驗,掌握用戶對產品的關注度與訴求。特別是像鵝廠、豬廠等大公司還是很偏愛用Persona做用研的。
在產品早期和發展期,會較多地借助用戶畫像,幫助產品人員理解用戶的需求,想象用戶使用的場景,產品設計從為所有人做產品變成為三四個人做產品,間接的降低復雜度。
而上文提到的用戶畫像的提出者Alan Cooper認為建立用戶畫像的好處有:
- 創建一個通用的描述語言(方式)
- 用戶將不再是彈性(不可捉摸)的
- 提供一個指導思想:不再為適應世界上的所有人而設計
- 停止重用戶體驗還是重實現的爭論
以上四點為筆者翻譯自英文,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內提出
通俗的來說用戶畫像可以幫助產品的設計者,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能夠拋開個人主觀喜好,而將焦點對準在目標用戶的訴求與動機和其產生的行為上。用戶畫像可以讓我們了解用戶的特征,掌握用戶群體的價值。通過對用戶畫像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明確用戶真實需求,指導產品設計方向。畢竟為某些人“量身訂制”的產品設計總比腦袋憑空想象的產品設計更加容易也更加準確。一句話概括:讓我們更了解你,從而更好的服務于你。
但是,用戶畫像也有缺點,評估用戶屬性時難以量化,也很難證偽。你不知道它確定的是不是真的目標群體,用戶群體也隨時間推移變化,所以用戶畫像也需要隨著產品的推演而不斷修改。
本文為筆者近幾日研究用戶畫像的一些淺顯的總結,后續會寫寫如何構建用戶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