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一碟
? ? ? ?
? ? ? ? 私下里的意思,這本小書不妨以《小菜一碟》來命名更為合適。張家榮新近出版的這本書,叫《一碟腌菜》,對一部腌菜史作了簡潔、精當的梳理,在作者的眼里,“人類史就是食物史,更小一點就是腌菜史,龐大的歷史事件也不過是眾多腌菜中的一小碟,蘸蘸蔥拌拌醬,如此而已”。
? ? ? ? 腌菜,橫跨一國,縱貫一生。中國幅員遼闊,物產極為豐富,風土人情各異,飲食習慣更是各不相同,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富著鮮明地域特色的腌菜,除了原料不同、配料不同、方法不同、工藝不同之外,還有著許多獨門的技巧和秘訣,制作出來的腌菜也就各不相同,甚至是有天壤之別的。哪怕是相鄰的村、毗連的寨,也因為制作手法上的細微差別,讓最終的成品刻上了特色的印記。一個人,走南闖北,他所接觸的也就是蠡測管窺的那么一小部分,要搜羅全部的腌菜,非得編一本宏大的《腌菜譜》不可。
? ? ? ? 作者是位有心人,也是位業余的收藏愛好者,在閱讀歷史、閱讀人生的過程中,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角度,編寫了一本腌菜小史。說是腌菜,其實也是一個大的概念,是指那些經過加工而能夠長期保存的食物,以前沒有冰箱等貯藏設備,新鮮物產如何能夠長久保存下來,一直是先人們探索的課題,這是關系生存的大問題,至于便于攜帶、改進味道,這是后來逐漸加入的課題。
? ? ? ? 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將這些小菜分為醬、豉、腐、腌和漬五大類,看起來有些高深,其實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就會有直觀的理解。比如醬類,常見的各種醬菜和辣醬便是,豉類最典型的是豆豉,腐類最常見的是腐乳,漬類則包括酒糟、糖桂花、醋蒜等,至于腌類,咸菜、泡菜等天天能夠遇見,可謂根植巷陌人家,伴佐四季餐桌。從這個角度來劃分,腌菜也可以是一個較小的概念,它在古代被稱為“菹”,是指在瓜果蔬菜中加鹽等腌制發酵而成的食品。顯然,這一概念難以涵蓋上述種種,我們不妨以更通俗的“小菜”來統稱這些并不起眼、卻須臾不可缺少的菜肴或者食品。
? ? ? ? 這是我私下以為叫《小菜一碟》的主要理由。另一個理由,“小菜一碟”還是一個固定用語,甚至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在詞典里,是指不值得大肆宣揚,形容事情很容易辦成,這確是非常貼切的。遇到事情,如果有人承諾“小菜一碟”,那是非常令人舒心的。那種“四兩撥千斤”的從容氣度,大概是越來越難尋找了,當然,前提是不能開“空頭支票”。
? ? ? ? 當然,小菜并不小,以小菜來命名,并沒有小看它們的意思。正如作者所言,一部腌菜史,就是一部人類史、飲食史和生存史,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能否吃飽一直是人類生存的關鍵。所以,在我們的歷史中,自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大量充斥著食物制作的內容,在《周禮》、《詩經》之類歷史作品中,相關內容可謂隨處可見。
? ? ? ? “民以食為天”。小菜之所以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在人類發展史中作用的獨特。其實,即使到了現代,小菜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我年少時,物產遠沒有現在豐富,小菜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的,初夏時節家家戶戶會合一壇黃豆醬,醬黃瓜、蒸茄子、炒螺螄,哪樣都少不少一勺醬,到了冬天腌一缸雪里蕻,也是每家的必備,甚至連樣樣菜蔬都可以放進去臭一臭的臭鹵甏,都是主婦們的寶貝。如果缺少了這些,家里掌勺的主婦豈不要愁斷了腸?
? ? ? ? 當然,現在生活大為改善,只要想吃的東西,都可以買到,大可不必在家里腌一缸的菜,囤大量的貨。但環顧一下家里的廚房、冰箱和餐桌,一瓶腐乳、幾包榨菜,都是手邊之物,有的人家,瓶瓶罐罐一大堆,這個醬,那個油的,一個小小的廚房,也是熱鬧非凡的。
? ? ? ? 其實,自己制作一些小菜,也是生活的一大樂趣。前不久,桂花盛開,摘一些,制作一瓶糖桂花,做點心、燒羹湯,都可以派上用場,桂花甜蜜的香味可以縈繞全年。過幾天,該腌蘿卜了,鮮蘿卜切成片或條,用鹽漬后瀝干水,放入冰糖、生抽和米醋,擱一晚上就可食用,鮮爽可口。接下去,腌咸菜、腌菜芯、腌生姜……四時八節,都有時令的腌菜等著你。有意思的是,由于小菜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小菜成了油鹽醬醋,成了生活本身。日本曾經拍過一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年輕人之間一段奇妙的愛情旅程,就是以《小菜一碟》來命名的。至于近幾年個性餐飲盛行,街頭也有叫“小菜一碟”的餐廳,實在是討巧之舉。
? ? ? ? 蘇州是魚米之鄉,物產阜豐。在蘇州的菜式中,腌菜并不很是出名,但有幾樣,也是可以說一說的,比如甪直的蘿卜干、平望的蜜汁乳瓜、震澤的香大頭菜等都是讓人舌底生津的佳品,可惜囿于作者的見識,未能收入書中。這不能不說是極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