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田穗波的《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真的算是一部記,記錄了一位四個孩子的媽媽從最初產生哈佛求學想法到實施一直到最后完成整個過程記錄。本書作者是吉田穗波(田苗譯),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次出版。
2.
如果單單是一部求學記估計引不起大家關注,重點就在作者吉田穗波在決定求學時大女兒兩歲,老二只有兩個月,而且還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女人。但從準備考試到考取哈佛,吉田穗波只花了半年時間,期間還懷上了第三胎。2008年,吉田穗波帶著三歲、一歲和兩個月大的三個女兒,和先生一同前往波士頓(吉田穗波的丈夫因為妻子要留學,也辭掉工作,在波士頓覓得學校留學)。二年后吉田穗波取得哈佛學位,留學期間,她懷上了第四胎。
這是它與眾不同也是上千萬媽媽佩服的原因,當過媽媽就會知道那種生活是怎么樣的?現在放開二胎,更是經常看到二胎媽媽的生活,與之相比呢?
這也是吸引我最初關注這本書的一點。但經過百度吉田穗波,2004年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后,即在東京銀座的婦幼綜合診所任婦產科醫師。她不是一位普通的媽媽,起點就是博士。
先告訴各位媽媽們,起點有時也很重要。就像作者在書未尾說希望她的經驗成為我們前進助力,其實看上去完美的人,也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努力,希望大家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先看到她的努力,學習到她的某些處理事情的方法,以及要看到努力的結果是無極限的,我們只要努力去做,即使達不到那么高的成就但總會有一些有成就。
3.
這本《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總共分四大部分來講述整個過程,
1.全部同時進行、反而什么都有做到
2.用自己的規則,把時間密度提高到最大
3.把時間變成助手集中精力做事
4.只要加速,難關也能闖過
4.
里面又分為30個小節來詳細講述了作者從最初萌生求學想法到實施到最后實現整個過程。第一部分“全部同時進行、反而什么都有做到”中寫的更多是一些雞血理論吧,比如越沒時間越想要做點什么,這個相信大部分人特別是媽媽們,越是沒時間越是想學這想學那。條件不成熟也要立刻行動,有期限才會加速,戴上只能看見“我能行”的眼鏡等,這部分就是在一些心理建設吧,這部分是我比較喜歡的,因為我是雞血黨,喜歡看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東西,作者描述的生活也就像大部分人的一樣,忙忙忙。而作者想要做的事統統一起來,聽上去感覺和我們的專心做好一件事,要專注背道而馳,但是正是因為同時進行才會更加專注做每一件事那一刻,而且這同時進行的事是相互補充的,比如帶孩子的育兒焦慮當你做其它事情時就會有所緩解,而你工作或學習忙的時候看到孩子自然煙消云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會說只帶孩子你煩,但是如果同時學習一些自己喜歡的樂趣,你會更加高效充實。
沒有自由的時間,忙碌的時候,實際上也正是充滿“干勁”,充滿的時候。
第二部分講的就是一些方法論,她具體在決定留學后怎么開始做的,時間無法節約只能提高,這就是我們現在全民關注的管理時間,制訂使時間價值最大的計劃等都是為了最初目的而想做的一些方法。
制訂使時間價值最大化的計劃,要首先找到自己的大石頭,曾經那個網絡視頻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個桶裝滿沒?如果首先裝大石頭,再裝入小石頭,最后放入沙子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桶里裝更多的東西。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那個桶,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大石頭,這一部分也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
要讓心中充滿有根據的自信和沒有根據的自信
第三部分,就是真正的行動。先邁出和一步,之后見機行事,不要執著一氣呵成,適時補充燃料,讓斗志持續燃燒。
先邁出第一步,之后見機行事。而我們大部分人則是總是想等到一切計劃好了再做,等我學到什么程度再去?等我準備好了再說。作者推薦的則是先努力邁出第一步,然后會再把勁。就像吉田穗波在書中說“失敗只會增加失敗的經驗不會減少什么”。
讓斗志持續燃燒是我喜歡的,曾經我一度這么做,后來因為被說不現實才放棄,通過這本書告訴我,成功的路上都會有疲憊期,這時就需要這些燃料,即使我們達不到那么高的高度,總會有一些成功的。
邁出第一步需要巨大的能量,之后要繼續下去,就像慣性的規律一樣,只需要花費較少的能量。
一旦加快速度,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四部分,講到最后取得成功前的一些問題。求學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以及解決辦法,不知道這些方法對現在是否適用,畢竟作者在哈佛求學是08年,這一段我看的不是很仔細,自我感覺用處不大。
后來她學分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自我感覺應該算是比較適用,畢竟誰也不想去承擔責任,而且誰也不想讓別人說自己錯了,即使自己真的錯了。她的哈佛交涉術彬彬有禮且明確地提出主張四步走,絕不指責對方的過錯;信賴對方,并尋求幫助;把自身當做商品來宣傳;強調雙方共同的利益。
比起復習預習更重要
不管怎樣先咬牙堅持做好眼前的事情,活動手腳,一邊實際體會,一邊通過有效學習的方式高效地學習。
自行車持續前行才不會倒下
正因為忙碌,才能沒有煩惱地前進
5.
這本書優點就是整本書主題線很清晰,就是吉田穗波的哈佛求學路,如果有相類似情況的你可以提前知道前行的路上你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
缺點就是可能太流水了,如果你第一遍看,會覺得就是一個人求學記,一些個人生活的日常記錄,對于想追求更多時間管理,高效產出方法論的人來說估計不太適合。
本書推薦指數3顆星
不適合追求方法論的人。
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算是一本比較不錯的書,最起碼讓我從中學習和了解到成功不是那么容易,沒有什么一夜成名,但是它沒有提到作者博士生那么高起點但但從她成功來宣傳不太喜歡。畢竟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