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鄧行記

? ? ? 雖然在云南生活過多年,也是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故事,我才知道云南除宣威火腿外,還有諾鄧火腿的存在。故事精彩,隔屏就聞到火腿的香味,是味覺讓我記住了諾鄧。

? ? ? 感謝同學(xué)們的組織和邀請,2021年4月的怒江大峽谷之行了卻了自己一樁多年的心愿,美中不足的是獨龍江之行以及借道梅里雪山、香格里拉返昆的計劃未能實現(xiàn),到諾鄧也是無心插柳,大伙兒的興致并非盎然,認(rèn)為住一宿足矣。

? ? ? 抵達(dá)諾鄧天已經(jīng)全黑,才安頓好住宿,不知是否老沈已經(jīng)感應(yīng)到了諾鄧的某種暗示,提議在這里住上兩個晚上。一言既出,大家意見出奇一致,同意老沈的建議。

? ? ? 我們當(dāng)天上午是從福貢出發(fā),沿怒江而下。雖然重走來路,各位依然惦記沿途風(fēng)景,玩興不減,一路戀戀不舍,走走停停,真正上路已近中午時分。在瀘水市稱桿鄉(xiāng)吃了午飯后繼續(xù)趕路。沿江水蜿蜒、依山勢起伏的公路,我們穿越碧羅雪山,別怒江入大理境界,逆瀾滄江而上,風(fēng)塵仆仆,直到晚上八點才抵云龍縣吃晚飯。

? ? ? 出縣城向北約7公里,便抵諾鄧。來到停車場,諾鄧就在面前,下了車兩眼一抹黑,卻不知應(yīng)該向左還是向右。幸好遇到一對剛從外面返回的游客,上前一打聽,他們熱心推薦了所住的民宿。我們欣然同意,尾隨前往。

? ? ? 腳底盡是彈石路,走過一截平路就開始上坡。沒有路燈,只能借了不知哪里泄出的燈光,深一腳淺一腳往前走。路面凹凸不平,腳步就拘謹(jǐn),不得不打開手機照明,試探著小心向前移動。

? ? ? 手機燈光有限,各人自負(fù)行李,還得辨清自己的腳下。一路車馬勞頓,現(xiàn)在又遇上坡過坎,身心俱疲,腳步越來越沉。上得一段坡就開始喘息,再上一段就大汗淋漓了。

? ? ? 終于來到一處小院門口停下,男游客朝里叫了幾聲老板。片刻,燈亮,門響,來人開門,側(cè)身將我們讓進(jìn)院中。借燈光這才看清來人是個道士打扮,束發(fā)盤髻,蓄須長髯,身著道袍,體態(tài)微胖。一口標(biāo)準(zhǔn) 普通話,不像是本地人。細(xì)聊中得知來人就是一位道士,近三十人生,江蘇徐州人士,來此定居多年,經(jīng)營這家民宿。

? ? ? 院子不大,種滿花草,樸實隨意,有了歇腳處,家的感覺油然而生。一看我們來人,道士老板頗為歉意,告之小店已經(jīng)客滿,只能另尋他處,并幫忙聯(lián)系到另一家客棧,帶領(lǐng)我們前往。沒有辦法只好離“家”出走,出門還是爬坡,還得繼續(xù)上行。

? ? 來半道迎接我們的客棧老板娘,站在高處提醒大家注意腳下,亮麗的聲音將黑夜敲得清脆。六個大男人來到客棧,將小小的大堂擠滿,年輕貌美的老板娘一見我們亦是十分為難:不好意思,我們只有大床房了,我看讓你們兩個大男人擠在一張床上怪別扭的。我們覺得也是,那怎么辦?老板娘再給我們聯(lián)系另一家客棧,且價格更便宜。

? ? ? 來接我們的小伙子沒有歉意,也不為難,說他家住宿沒有問題,還背了背籮來幫我們背行李。原以為不用再爬坡上坎了,結(jié)果還是繼續(xù)爬坡上行。只不過坡不長,也不如上來時那么陡。

? ? ? 小伙子的客棧分為前后兩個院子,房間整潔,設(shè)施齊全,十分安靜,令人滿意。住宿終于解決,大家這才放松下來,一看時間已經(jīng)十點多了。

? ? ? 開始以為諾鄧是一個村,后來知道它是一個古鎮(zhèn)。我們在古鎮(zhèn)走了一遭,雖未謀面,卻已相遇,神秘中平添了一份期待。

? ? ? 早上6:30分起床,到玉皇閣拍日出。玉皇閣距住地不遠(yuǎn),也就七、八分鐘的路程,但并不輕松,還得爬很長的臺階。

? ? ? 太陽尚未升起,除了鳥鳴雞叫,一切都還在睡夢中。穿過欞星門,我并未直接進(jìn)入大殿,而是在殿外繞到另一側(cè)去找日出的機位。這時我才弄明白古鎮(zhèn)的地理環(huán)境。這里幾乎是全鎮(zhèn)最高處,再往上就沒有建筑。古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坐北朝南沿山勢而建,我所在的位置只能見到部份建筑,大部分房屋深陷山坡另一側(cè)。

? ? ? 位置不理想,我返身進(jìn)入大殿。殿內(nèi)空無一人,陳設(shè)簡單,存有明清碑刻,建筑也比較新。我在殿內(nèi)穿院爬樓找了一陣也未找到理想的位置,立即往后山繼續(xù)尋找機位。

? ? ? 山后有一條小道通往高處,沿小道來到一戶人家門前。房屋孤零零的俯瞰著古鎮(zhèn),顯得孤傲倔犟,特立獨行。

? ? ? 一位老人正在門前的小道打掃衛(wèi)生,日出還得等些時候,我便上前與老人攀談起來。老人看到來客十分開心,一定要我到家中喝杯早茶。我說我在等日出,老人立刻明白,告訴我他早就在小道旁最好的地方將幾棵灌木砍倒清理了,方便大家拍諾鄧。經(jīng)老人指點,位置果然不錯。

? ? ? 一邊與老人聊天,一邊等待日出。老人告訴我,玉皇閣始建于明嘉靖年間,之后不斷維修擴建,部分建筑毀于兵燹。現(xiàn)存建筑以玉皇閣為主體,由玉皇閣、文廟、武廟、靜室和木牌坊組成。是以道教為主融儒、釋教為體的古建筑群。

? ? ? 這里是拍日出的好地方,但卻不能拍到古鎮(zhèn)的全景。有些遺憾,也只能取一舍二。說話間,最初的光輝已將天邊云彩染紅,一天又是從最精彩的部份開始。太陽的光芒是從兩山的縫隙間刺出,悄無聲息一點點推進(jìn),將古鎮(zhèn)的光明一層層鋪展開來。即便是隱入云層,也忘不了留下一束光芒投向五百年不倒的玉皇閣。那些樓閣,那些黃連木,那些房屋,那些田野,還有我和身邊的這位老人,無不沐浴在溫暖之中。于是,古鎮(zhèn)蘇醒不再安靜。煙火在屋頂裊裊升起,從容自若,隨風(fēng)悄然淡入?yún)擦帧R宦曔汉龋R蹄聲碎,山間鈴響馬幫來。天空不再孤寂,有陽光作伴,一群小鳥飛向遠(yuǎn)方。諾鄧,你早!










? ? ? 正在拍照中,同學(xué)發(fā)來短信,到一處名為大青樹的地方集合用餐。光線漸強,便收好相機,與老人告別,前往下面的大青樹。

? ? ? 由高處往下走,笨重的相機包也輕了不少。迂回于房屋間的道路狹窄,遇到騾馬通過,人就得讓行。墊路的青石板磨得精亮,可鑒人影。騾馬們聰明,不走青石板路,順著路邊的土路而行,一步一坑,防滑。辯不清方向,只能估計大致方向,來回亂串,走了不少冤枉路。拐過一個墻角,鮮紅的三角梅如瀑布一般,從石砌的山墻上潑瀉下來,陽光把三角梅渲染得濃郁熱烈,一墻花艷得不真實,熗得雙眼難睜,讓人迷離。走過花墻,不遠(yuǎn)處就是大青樹。





? ? ? 后來才知道,大青樹實為三百余年的高山榕,位于古鎮(zhèn)的偏高處。樹干高大,枝葉茂盛,極易辨識,成了古鎮(zhèn)的中心和標(biāo)志。坐在大青樹下的屋里享用美食,每扇窗戶的外面就是一幅畫,移步換景,秀色可餐。




? ? ? 唐代便有了身份加持的諾鄧,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長命千歲,如此風(fēng)水寶地,不知當(dāng)初白族先祖是如何看中的它?陽光恬靜,微風(fēng)和煦,窗外的諾鄧著實讓人迷戀,令人遐想。

? ? ? 昨晚爬過的坡,上過的坎,今日加倍奉還,只不過反其道而行之,我們由高而低行走諾鄧。穿過紅墻黛瓦,仰望牌匾樓閣,擠進(jìn)門縫,窺視院中,試圖一探究竟。

? ? ? 那些傳統(tǒng)的四合院,建筑形態(tài)不一,姿態(tài)?然,三房一壁照,四合一天井,家家有傳奇,戶戶有傳說,故事各異,相承一脈,尤如房屋的滴水屋檐,上上下下,層層遞接。

? ? ? 那些庭院不事張揚,主人好客,出入隨意。花草果樹滿院,一派勃勃生機。諾鄧人將春天深藏其中,讓人難以查覺,有幸一睹,無不驚艷。

? ? ? 那些高原紅土,始終讓泥塑石砌的諾鄧保持著與大地一樣的色彩,男女老幼,雞狗馬騾,房前屋后,院庭居室,無一不被浸染,既便是那些冥頑的石塊也泛出淡淡的紫紅。只要晴好,慷慨的高原陽光總會為諾鄧的神秘再涂一層暖色。

? ? ? 那些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鹽馬古道,林蔭夾路,幽靜而又神秘,曾經(jīng)的繁華和喧囂早已隱匿在石板中古道旁,只有風(fēng)還在喃喃低語訴說久遠(yuǎn)的故事,往事并不如煙。

? ? ? 讀懂諾鄧談何容易,既便走遍了這些石階古道、巷口道岔、天井壁照,諾鄧依舊撲朔迷離。









? ? ? 下至山腳溝底,便進(jìn)入河?xùn)|民宅。鹽地街鹽局舊址旁邊的一處四合院,門口支灶燒柴爐火正旺,大鍋熱氣騰騰,古老的熬鹽加工方式仍在繼續(xù)。大姐用大勺攪拌著,不斷撈出鹵水中的“垢”,廢棄一旁桶中。鍋中已經(jīng)熬制了十幾個小時的鹵水,正是出鹽的辰光。朝鍋底一舀,一勺白花花的鹽翻出水面,晶瑩剔透,千年不變。忍不住伸手捉住幾粒晶鹽入口,諾鄧的井鹽有點甜。

? ? ? 諾鄧有“以井代耕”的傳統(tǒng),曾經(jīng)的繁華當(dāng)然離不開那口鹽井。眼下那口舉世聞名的鹽井就保護(hù)在村口路邊坡坎下的井房中。井深21米的鹽井,從漢代起就不斷為人們提供鹵水,讓諾鄧富甲一方,成為大理古國的鹽都,滇西地區(qū)的經(jīng)濟重鎮(zhèn)。

? ? ? 千年河?xùn)|,千年河西,世事難料,諾鄧因鹽興旺繁榮,也因鹽漸漸垂暮。如今古鎮(zhèn)還在堅守古法提鹽的僅有三、五戶人家,成鹽也僅為自用或當(dāng)作工藝品售賣。欣慰的是諾鄧鹽是腌制諾鄧火腿這一公開秘密得以傳承至今。淡出世人視野的諾鄧,因為一方美食,終為你我揭開了自已的前世今生。意料之外當(dāng)屬情理之中,不知這是諾鄧的幸還是不幸?






? ? ? 搜尋的腳步?jīng)]有停止。穿出河?xùn)|民宅,沿石階上到山腰,面對的就是北山,古鎮(zhèn)一覽無遺。樓院層層連疊,臺梯重重相接。河?xùn)|民宅與北山不同,一溪之隔,河?xùn)|地形平緩,藏于崇山懷抱,依托地勢構(gòu)舍,居安煙火百家。



? ? ? 在北山的重樓密林里,找到了我們下塌的小青樹客棧身影。那是一座三合一照壁格局的白族傳統(tǒng)庭院,也是黃遐昌家庭生態(tài)博物館所在地。隨著諾鄧知名度提升,游客不斷涌來,民宿雨后春筍般興起,如今當(dāng)家的后生黃銳,在庭院前后新造了客房,大門外二層小樓還在建造中。后生可畏,可見出手不一般。


? ? ? 1383年明朝在諾鄧設(shè)立“五井鹽課提舉司”,若干年后的某個黃昏,千里迢迢由福建遷來的黃姓家族祖上抵達(dá)了這里,這位職位在縣令之上的官員來這里專司井鹽交易,人稱黃提督。不知他有沒有料到,黃姓后代因此在諾鄧繁衍生息了550多年,溶進(jìn)了白族的血統(tǒng)。到了黃遐昌這一代已是17代孫了。到了黃銳這一輩我想也應(yīng)該有20代了吧。托祖上的榮光,黃姓家族中曾出了二個進(jìn)士、五個舉人和一百多個秀才。矗立在大青樹旁的那座“世大夫弟”牌坊莊重古樸典雅,令人起敬,成為鹽業(yè)經(jīng)濟促進(jìn)文化繁榮的最好詮釋。

? ? ? 黃銳三十多歲,單身一族,在外打拼多年,近年回歸故里,撐起一片家業(yè)。黃老板話語不多,純樸善良,待人真誠。聽說我們晚上在他家吃飯,早上就牽著騾子下山為我們采購食材,直到下午才返回。


? ? ? 晚飯前,在黃銳邀請下我們參觀了設(shè)在正房二樓的博物館。黃銳指著覆蓋堂屋頂上竹篾編制的“福”字圖案告訴我們,這在全國獨一無二,它老人家已經(jīng)180余歲了!沒有主人的指點,外人很難察覺。仿佛進(jìn)入時光隧道,極窄的樓梯將我們引上二樓。屋中和廂房陳設(shè)展出了208件家傳文物和生活用品,量米的斗、稱重的稱、背鹵水的桶、甚至來自西藏的鈴鐺;祖輩遺作、家傳手稿、活字印刷、畫作雕版不一而足。

? ? ? 件件時間碎片,一部無聲家史,透過雕花窗欞的光線與屋內(nèi)燈火,都不足以讓人看清每一處細(xì)節(jié),這更加激發(fā)了各位探尋的好奇心。扶案細(xì)察,凝神屏氣,揣摩品鑒,貼近這部家族歷史隱藏的力量,試圖拼湊出背后的萬千可能。



? ? ? 想不到黃老板做得一手好菜,在廚房一陣忙碌,為我們端上來清飩雞湯、香椿炒蛋、番茄豆腐、油炸花生、清炒萵筍,當(dāng)然少不了諾鄧的火腿。食材很普通,味道不一般。除此之外,同學(xué)老納民族風(fēng)味的喝酒歌,老倪信手拈來的打油詩,老丁令人捧腹的段子,老沈吳儂軟語的旅游趣聞,無不是今晚下酒的好菜。在這個黃昏,在這個四滴水四合院的天井里,六個男人歡歌笑語,推杯換盞。黃銳也乘興加入了我們的行列,向我們講述家族的昨天和他的明天。晚霞映紅了天井上空,突然想到黃提督來到諾鄧的第一個黃昏是不是也如此美好?

?

? ? ? 明天我們即將返程,夜色中的小院寧靜祥和,酒足飯飽的各位仍不肯散去,移步來到后院廊道下,借一縷山風(fēng),捧一杯熱茶,要在文章的最后,揭曉老沈最初的想法,為諾鄧的故事,也為諾鄧之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 ? 諾鄧的故事尤如今夜的滿天星宿、上弦之月深邃神奇。那些故事起起伏伏、層層疊疊、曲折蜿蜒、縱橫交錯,走進(jìn)諾鄧就迷失在歷史的長卷中。不經(jīng)意間,抬頭就是一處精彩,俯身就是一處意外,近在咫尺又相距悠遠(yuǎn),贊嘆唏噓之余,卻不知意料之中還有意料之外,精彩之中還有精彩,尋尋覓覓,不見開篇也不見結(jié)局。

? ? ? 星移斗轉(zhuǎn),月光如水。


(2021年10月16日至29日寫于居家抗疫中)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12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1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37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75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4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99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51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89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3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