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們與生俱來就被大自然冠以“懶”、“吃”的帽子,這我是不服氣的,大多數被圈養的豬都是用來吃肉的,人給我們食物我們就應被人吃,而吃和睡就是長肉的最佳方法,我們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怎么會是“懶”呢。
所有的動物都以食為根本,我們豬類給多少吃多少,不浪費每一粒糧食,不學松鼠儲備糧食,不學狗挑食。人類都說“民以食為天”,然后打著這句旗號鋪張浪費,動物身體,花草樹木,沒有他們不浪費的。相比起來我們豬就好很多,所以不能被說成只會“吃”。
因為是被圈起來,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就導致無聊,無聊的結果就是睡覺。從出生到死亡,豬們都在這豬圈一隅茍活,所以絕大多數豬都是沒有好奇心的。有一生可以好奇九次的貓,但絕沒有一生可以好奇一次的豬。
豬的好奇心好比人類里出個綠巨人,這比例是差不多的,可能我們的好奇心比綠巨人的幾率還要小一點。無好奇心則已,一旦有了這東西便如毒品一樣難以戒掉。我深知自己已經沾染上了這東西,就算背負著整個豬界也在所不惜。
擁有好奇心的豬顯然不會被豬們奉為英雄,反而應該自覺是一種恥辱。自打有豬以來,我們就被馴化在豬圈里,吃飯睡覺就是工作,被人吃掉就是宿命。所以有豬說出“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的時候,上不了微博熱搜榜,可能會被帶去精神病院,還是重度患者的那一種。
我深知自己想逃出豬圈的想法不能被人熟知,否則在出去之前先背唾沫星子淹死了,論起吐口水的能力,豬們還是能在自然界占到一席之地的。既然不能被發現,那白天就不能進行鍛煉,夜里鍛煉也要小心,動靜大了會有豬被吵醒,一旦有豬發現,頃刻間整個圈都會知道。
白天我裝作若無其事,和平時一樣生活,走家串戶,唏噓寒暄。說是寒暄,其實一想起自己有一天真的跳出這牢籠就再也不會見到鄰里鄉親了。雖然豬們見慣了生離死別,但傷感總還是有的。除了一小部分時間用來串門,大多數時間我還是會呆在家里,或者陪著如香。我老黏著如香,都搞得她有點煩,但我還是黏著她,她也就不再說什么。
我答應了她不走,她答應了我不跟豬騷睡覺,一想到我食言的那天,便很難受。豬和別的動物不同,豬的一生只會有一個家,一個伴侶。比如狗生了娃只有媽,所以他們改不了吃屎,因為缺少父愛,媽媽寵著孩子,就沒人批評他們那不能吃,狗狗也是很可憐的。相比起這一點,豬和人類不遑多讓,甚至豬們的性生活比人類都要健康的多。
媽媽好像看出我有跟隨“豬兄”腳步的想法,也沒有阻止,他只是說我很像我爸。想來我爸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搞得現在這么煩,真的是都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