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一、競品分析和功能分析是不同的,競品分析主要掌握一個產品的節奏和玩法,進而為自己的產品迭代和方向指導,簡單點說就是做同一類產品別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當然產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別人是怎么一步一步的作死的。
二、功能分析主要是要優化自己的功能時去借鑒別人是怎么做的,還有自檢自己產品的功能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三、還有一點要說就是無論功能分析或競品分析報告如果為了工作需要沒必要大篇幅的去寫,把市場、交互、UI統統都寫進去沒多大意義。
競品分析實操
-
調研背景和目的
這個就結合自己的產品情況,比如我新進入一個行業,想快速熟悉這個行業的產品都是怎么玩的,為自己的產品做指導。 -
選擇產品
選擇產品這個就是選擇行業內的佼佼者和上升較快的產品,原因是行業內的佼佼者有更多的資源去試錯和踩過很多坑,而上升快的產品肯定有上升快的原因,要通過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比如我想做生鮮類的產品我就會去選擇“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這些競品去分析。 -
體驗產品
體驗產品主要關注用戶、使用場景、需求,把這幾點明確下來,如果能找到相應的用戶做簡單的訪談那就更好了,如“每日優鮮”。
使用場景 :(1)場景一
用戶 : 懶人、吃貨。
需求 : 吃水果、零食等。
要解決的痛點 :懶得動,不想去超市買水果、蔬菜 。
(2)場景二
用戶 : 家庭主婦。
需求 : 買菜、做飯。
要解決的痛點 :帶孩子出去買菜不方便,自己出去買菜把孩子放家不放心。 -
還原產品
所謂還原產品就是還原產品的業務流程圖,無論那個產品交互可能隨時會調整(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是業務流程圖很少有變動,還是以“每日優鮮”為例如下圖。
關于業務流程圖怎么做可以查看我上篇文章:“業務流程圖實操篇http://www.lxweimin.com/p/1d5dbb8f7a5e”
除了還原競品的業務流程圖,還要還原競品的產品結構,就是如何把業務流程以產品的形式展示給用戶的,如下圖
有小伙伴會說,我看了很多但是當我自己產品搭建產品架構的時候我依舊不知道怎么做?那么我說你持續分析某個行業的一些產品每個產品都畫出來,堅持做個幾十個產品,再看看會不會做。
-
分析產品
1、產品表現分析:
這里的分析產品表現不是去網上找各種N手數據,通常用戶流程中的使用過程,數據已經表現出來了,如下圖
其它類的產品道理是一樣的,比如評論數、點贊量、閱讀量等,都是通過產品的關鍵頁面數據的表現來分析這款產品的現狀。
2、產品迭代、運營分析
還是以“每日優鮮”為例思路和實操是這樣的,第一步:借用第三方工具(酷傳:http://www.kuchuan.com)查看產品的歷史下載數據如下圖:
這個數據可以自定義時間段,也可以導出。
第二步:查看版本迭代的過程,看不同的版本迭代后數據的表現是如何的。也是用這個工具如下圖:
第三步:看這個階段除了產品運營還做了哪些動作,看運營和什么動作和數據的關系。這個可以通過IT桔子(或google瀏覽器)如下圖:
第四步:看關鍵版本的產品業務流程和架構是如何的,這個可以通過“手機樂園”去下載歷史版本,如下圖
把這些數據整合后你就很清晰知道了這個產品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了,或者有些產品如何一步一步作死的,做了哪些動作數據大幅度提升了,做了哪些事情無意義,會對自己的產品有個明確的引導。
3、橫向比較同類產品
用以上同樣的方法是分析其它的競品,找出核心的的差異點,看下每個產品都有什么不同的優點,分析優點當然是為了借鑒嘍。
-
總結、撰寫調研報告
對上面的分析進行總結,比如某個產品每一步是如何一步一步做過來的,綜合考慮我們的資源是否可以借鑒,再比如同類產品競品分析后,我們自己的產品處于什么階段,我們下一步要怎么走。
調研報告應該包含上面的過程的展現和對每個步驟的結論,有過程有結論,這樣的報告無論給領導看還是和同事間溝通都是有說服力的。
娛樂下,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女朋友看過前面競品分析vs功能分析那篇后還是不會實操,所以我想大家可能也有同樣的問題,就補充了這篇,可以說每一步都是實操,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個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