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無論是學科教師,還是班主任,都需要寫學生故事。寫學生故事,需要在兩點上用力——思考教育,反思自我;研究學生,反思方法。江西南昌市的吳小平老師不僅每周堅持兩次家訪,而且還堅持寫家訪日記,通過寫作引發思考,沉淀智慧。蘇霍姆林斯基更是研究學生的榜樣,他的《給教師的建議》已經成為教育經典之作。他理解學生、觀察學生、記錄學生故事,在反思中研究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行動,走上了專業成長之路。? ? ? 寫學生故事,揭示教育成功的秘密。
? ? ? 福建蒼南縣小學語文教師楊聰寫了一本書《插班生林可樹》,引起多人關注。他寫作的經驗是:
? ? ? 1.選準關注對象。后進生、問題學生,常常讓老師們頭疼,大家都比較關注,易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 ? ? 2.呈現信息全面,堅持寫作。楊老師一個學期46篇文章,按照時間順序,真實記述林可樹一點點的變化,邏輯清晰。
? ? ? 3.語言流暢,場景、人物神態、對話、心理活動等描寫細膩,有感染力。
通過一個個學生改變的故事,揭示出教育成功的秘密,使之廣泛傳播。
? ? ? 寫學生故事,探究教育真問題。
? ? ? 江蘇星港學校吳櫻花老師的著作《孩子,我看著你長大》,記錄了問題學生宋小迪三年的初中生活。由宋小迪的問題反映出當前學校、社會等存在的一些教育問題,引人深思。
? ? ? 寫學生故事,直面假教育、壞教育
? ? ? 少年張沖和罪犯周江波的經歷讓我們感受到假教育、壞教育對孩子的傷害之大。寫學生故事,在敘述學生的故事中展開剖析,揭去美化的畫皮,挖去毒瘤病灶,讓教育回歸本真。
? ? ? 學生故事怎么寫才高效呢?
? ? ? 1.從個別學生的成長故事中完成對某一些教育問題和現象的分析,總結歸納出一類學生的教育思路或方法。
? ? ? 通過寫學生故事建立起一個個促進不同類型的學生發展的育人模型,引導在發展中各種“走偏”的學生。
? ? ? 2.從“敘事”導向變成“問題研究”導向,把主要筆墨放到發現與分析普遍性的教育問題上,從學生個案故事出發提出問題,進而具體分析問題,構建解決這類教育問題的思維模式。
? ? ? 3.記錄要有連續性、系統性,在分析問題時要有“系統思維”,盡量把各種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都關注到。
? ? ? 4.做“自己的”“具體的”敘事研究。通過寫學生故事,引導自己去思考、研究一些具體的教育問題。周口市趙開中老師,就是把學生故事寫得高效的人,寫出了成就的人。對于寫學生故事,有以下幾點建議:?
? ? ? 1.寫學生故事應該是故事發生之后才出現的行動——想寫出“好教育改變人生”的學生故事,就得天天做好的教育,這與“要想寫出精彩的教育敘事,首先要努力經營精彩的教育生活”一致。
? ? ? 2.寫學生故事是在做行動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學生、持續學習、改善教育,然后勤奮記錄、精于反思、改進實踐,如此深入循環。
? ? ? 3.從職業發展來說,這樣的過程能讓教師建立起對教育的信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論,帶出好的班級,教出令自己自豪的學生。
? ? ? 以前也曾記錄過某個學生,寫過幾篇學生故事,但并沒有認識到寫學生故事具有這樣大的作用,而且記錄比較零散不成系統。寫學生故事其實也是在做教育研究,通過書寫發現問題找出規律,而且還可以不斷反思自我,促進成長。學生故事既有意思又有價值,需要堅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