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無論大家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加入這個群,自加入群后的這半個月里,無論是否有采取新的行動,現在,此刻都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正式歡迎準備好讓改變真正發生的你們,未來我們一起雕刻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時刻充滿活力,保持健康積極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個嶄新一天的到來!
近8年來,我每一年都將與一群新的,未曾有過交集的生命體產生連接,大家彼此相互影響,汲取群體中那些優秀的習慣,遷移為自己新的習慣。如果要問我在每一屆的OCC旅程中最受益的是什么,我想就是關于運動,對運動的理解,實踐,體悟成為我人生難能可貴的財富,也有了更深刻的自我認知。學生求學階段,一直對任何運動都不太能提得起興趣,總覺著自己不太擅長,也沒太多信心,所以也沒怎么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出來工作后,年輕氣盛,哪怕有使不完的力氣,也很少會投入精力花費在運動上,因為有個信念是自己不太擅長運動。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各種運動,也還是無法觸動自己加強運動的想法。
直至2016年開始有想跑步的想法,跟我妻子何老師,她中學時有拿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證(400米接力賽),一起各買了一雙安德瑪的鞋開始,現在看來那也不是專業的跑鞋,有個儀式感的開始宣布要一起跑步鍛煉,從最初的1公里喘得不行,到慢慢的變得輕松,可以逐步加到3公里,到時也帶動了妻子一起,報了寶馬5公里的歡樂跑,直至要參加比賽時,我都未完成過一次5公里長的距離跑,到了賽場還算輕松的完成,當拿到玩賽牌一起合影時,那股激動的勁,還是讓自己暢想了很久,那種突破感難以言表。
2017年遇上了OCC的同學們和企業家會員們,近距離的看到大家的堅持與改變,也像一顆種子在自己的身上慢慢生根發芽,改變的速度是漫長的,關鍵的關鍵是有一個新的開始。最先被帶動的是跑步,不管怎樣這項運動確實是一個門檻較低,容易堅持下來的運動,為了能跟上大家的節奏,只能私底下慢慢的練習,后來每次上課都跟著大家一起跑,慢慢也能突破10公里了,疫情開始后,因為每天動得少,對能自由跑步的渴望越高,我嘗試給自己定個跑量目標,在連門都不能出的時候,自能在自己狹小的家里完成每天6公里的跑量?,有了這個信心,后面很想加入一個社群,讓斷斷續續的習慣,能夠在彼此監督鼓勵問責下堅持,2020年剛好跑步大神OCC7偉斌同學工作調到深圳,加上另一個滿世界到處跑馬的蔡申同學,我們就自己拉了個群,那會每周周四晚我們集合在深圳灣公園,繞著公園跑4圈,10公里,我最好的成績(PB)至今都還未打破,次次被他們拉練,刷新PB,之后一起去大吃大喝,那會跑步的目標就是能沒有負擔的多吃,慢慢的跑步這個習慣就固化了下來~
跟大家回顧這個過程,也是來梳理下這個跑步的習慣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當然這個不僅僅局限于跑步,任何一項運動,或者一個新習慣的養成,可能或多或少的參考價值,我有以下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1、?有念頭果斷嘗試?抓住改變念頭的契機,果斷的賣出第一步,我是受了身邊同學們及會員企業家的刺激,這些人事業上比自己更有成就,每天比自己忙碌,身體還比自己強壯,依然有鍛煉的時間,有刺激,到好奇,到給自己一個儀式,買一個貴的鞋,開始嘗試。說起裝備,這也是個學問,跑鞋很重要,不求貴,但求好用,跑鞋確實需要花點心思去準備,可以問問長期跑的人,他們一定有好的推薦。還有就是要有一塊手表,能夠測算出心率,可視化的記錄(運動APP,如Keep,咕咚,華為手機自帶運動健康APP等)每一次的成績反饋,這樣便于看到每一次自我的成長與進步。
2、?從舒適區開始?前期的改變,需要在一定的舒適區里,別一下整狠了,受不了的話,沒有辦法體驗到樂趣,反而容易失去改變的信心,開始時步子小一點,循序漸進
3、?設定目標?跑量的設定,對于初期習慣的建立還是比較重要的,可能不一定每天要跑,一周有3-4次的頻率較為關鍵,既保證恢復時間,也能保持一定的強度,當有懈怠,雜念時,目標會推動著自己少進行思想斗爭,重要的是穿好跑鞋,帶好手表,打開家門,離目標的達成就更近一步了。規律跑步的時間我建議是早晨,因為這個時間我們不太容易被工作和生活打擾,容易更好的養成習慣。
4、?信念支撐?進步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可能不會有很快取得新的突破,這個時候還是需要一點信念的支撐,書籍是很好的選擇,我的跑步信念跟很多的大神一樣,很多人都是收到了春上村樹的影響,我從他的那本書《當我在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因為自己的好奇,看看那些人是怎么堅持的,他們的經歷和話語確實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附上我第一篇關于跑步的思考,感興趣可查閱
5、??善于記錄?提到書就是你看看那些出書的跑步大神的背景故事,都是善于記錄的人,所以把自己跑步的經歷記錄下來,特別是當時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記憶愈加的珍貴,我現在還記得人生中第一個突如其來的半馬,我記錄每一次有突破的長跑,萬一哪一天自己火了,出個自傳啥的,也是有很多現成的素材可用,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因為要有記錄的素材,所以也會驅動這自己多努力,多突破。
6、?賦予意義,跑步的過程其實是比較枯燥的,賦予每一次跑起來的意義是讓自己堅持的很重要因素,去到一個新的地方,跑步的人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不會局限有眼前的那點風光,無意間路過的菜市場,難得一見的極美晨曦,富有地方特色的晨練人,從黑夜到天亮的豁然開朗,從天涯到海角(在三亞時我一個人跑了個半馬到天涯海角)都是未曾領略的風景,愛跑的人必定比別人多了雙審美的眼睛
7、?社群的力量??一個人跑和一群人跑還是很不一樣的,群體的力量還是遠勝于個人毅力的堅持,當然要早到一個有歸屬感的組織并不容易,前提還是要私下的努力,建立自己的信心,這樣的話社群給到的是推力而不是壓力
8、?參加比賽??為什么那些老炮和大神們熱衷于參加比賽,賽場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和后勤服務,特別是長距離跑,再加上現場的熱情,很容易激發內心堅持的動力,完賽后成就感,可以持續不斷的提供繼續堅持的動力,有條件的話可以申請一些參賽項目,在馬拉馬拉APP里有很多活動發布,參賽和沒參賽也是對跑步熱情的分水嶺
9、?量力而行??在持續的運動中,受傷在所難免,我所認識的人里面,有很多堅持了幾年跑步,之后就不再跑了,原因是因為膝蓋受傷太厲害,所以索性就不再跑了,所以能持續長期的跑,除了跑姿正確,跑前熱身跑后熱身的好習慣,還有卻是有很強的個體差異,能跑是福。我在2023年年初因為帶上參加了寶馬,也難得中到寶馬,所以帶著傷去跑了,原本給自己的提醒跑10公里即可,沒想到被現場的氣氛點燃,忍著疼痛繼續堅持,直至30km時實在是巨痛,最終被120車拉走(只有120的車了),那次的負荷實在太大,前幾天走路都很困難,過了2個月左右才恢復正常走路,從此我意識到還是要有敬畏之心,不是完全憑毅力,一旦發現有傷痛感,還是要及時停止休息,為了避免受傷,不同運動交替進行也一個比較科學的方式,我現在已經不再執著于每月的跑量,畢竟我們的目標是練就一個更強壯的身體,長期能夠堅持最為重要。
10、?持續學習精進?希望發展的領域,總有人投入比自己更多的時間,走在我們的前面,前人的經驗可以很好的避坑,關于跑步的書籍、短視頻、與大神交流,都是一些很好的對這個領域的精進。
暫時就列了這10點,供大家參考!班里跑步經驗比較豐富的國輝同學大家可以多跟他互動交流。?
對于成年人的一項堅持,最核心的還是意義,堅持這些運動對自己來說,有哪些意義和價值。當找到這些底層的激勵因素,才是驅動自己前行的發動機。跑步對我來說,還是激發了很多其他好習慣的養成,能夠持續早起(感覺時間多出了很多),從這項運動遷移到其他的運動,能夠游泳1公里,上下班騎行的習慣,130天左右只要不出差,天天1小時健身房塑形的力量訓練,這些在以往的認知觀念里我是絕對不太可能去碰的,也都是在OCC同學的影響下,逐步去嘗試的,另外還有每天30min的書籍閱讀,這些都是有了一個堅持跑步的習慣,慢慢發展而來的。
建立此群的目的,旨在讓大家找到一個運動的支點,去撬動人生其他好習慣的建立。人生不長不短,勇于嘗試那些想嘗試但依然未嘗試的,做一個經常鍛煉的人,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