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巨頭們盯上的視頻直播,是下一波社交潮流,還是“過把癮就死”?
【摘要】就在視頻直播一片紅火之時,視頻直播社交鼻祖「Meerkat」卻選擇主動“死亡”。視頻直播平臺和匿名社交一樣,人們對這個功能的興趣遠大于建立社交關系。在未來,視頻直播將成為社交產品的標配,對于現在這一批盲目跟風的創業者來說,回到社交本質才是關鍵。
【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5187/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2.怎么在今年做出現象級網劇、網絡大電影,看這一篇就夠了
【摘要】創作內容的好與壞是最本質的本質。所以一切都不要被市場、資本、現象、炒作把大家和我自己變得找不到方向。內容創作者其實不必對廣電總局的限令那么恐慌,因為電視臺的電視劇被管制了很多年,每年依舊還能出爆款,電影也是一樣。
【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4976/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3.實名制、18歲以下不得直播、移動直播監管公約來了
【摘要】面對越來越火的移動直播,以及隨之而來的間歇性不雅直播事件,有關部門終于出動了。13號,北京市網絡表演(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新聞發布會在市文化執法總隊舉行,百度、新浪、搜狐、愛奇藝、樂視、優酷、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從事網絡表演(直播)的主要企業負責人共同發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公約大致確定了以下幾點:進行實名認證;在所有直播房間內添加水印;所有直播內容存儲時間不少于15天;對于播出涉政、涉槍、涉毒、涉暴、涉黃內容的主播,情節嚴重的將列入黑名單;審核人員對平臺上的直播內容進行24小時實時監管。
【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5232/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4.從MV到演唱會,VR能顛覆傳統音樂產業嗎?
【摘要】從當下來看,僅僅改變音樂的制作方式、升級版權管理方式等只是小打小鬧,必須要依托全新的渠道質變。從這個角度看,虛擬現實技術或許能夠成為音樂產業未來的最佳載體。將音樂從簡單的聽覺享受,轉化為更加真實的多元化內容,使其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可以說,虛擬現實技術給音樂產業帶來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從MV、演唱會、直播等音樂產業當下最賺錢的領域開始。當這些成為依托虛擬現實技術有了全新的呈現方式,或將會對音樂產業產生顛覆式的影響。
【原文鏈接】http://www.tmtpost.com/1671113.html
5.Facebook將對視頻進行人物識別及身份標注
【摘要】Facebook更進一步,將會對海量視頻中出現的人物進行識別和標注,這樣更加方便網民根據人物搜索視頻。媒體分析指出,Facebook之前已經開發了專門用于人臉識別的人工智能系統“DeepFace”,而在視頻人臉識別中,Facebook也可能沿用一些類似的技術。人臉識別的目的,是對Facebook的海量視頻內容(不論是用戶上傳的視頻,還是Facebook最近積極推廣的手機視頻直播)進行再一次的整理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