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黃州定惠院[1]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2]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3]。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釋
[1]定惠院:有的也寫作定慧院,位于黃州東南,蘇軾還曾作《記游定惠院》。
[2]漏斷:滴水的聲音間斷了。
[3]省:明白、知道。
賞析
北宋也有文字獄,蘇軾的詩文曾被人指控為“愚弄朝廷”、“指斥乘輿”,他因此獲罪,差點性命不保,后來被赦免,貶為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這首詞就是他被貶職,居住黃州期間所作的,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寂寞心情。
上闋描寫在夜里零落的樹枝間看到的一輪半月的景象。“獨來往”的“幽人”就是他自己,再加上“誰見”著意強調了他現在孤獨寂寞的處境。孤鴻是表示清高孤傲的傳統意向,張九齡的《感遇》中有“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杜甫也曾作《孤雁》詩以自托,蘇軾借用了前人的詩意,用“縹緲孤鴻影”比擬自己的行止,把心聲寫成詞抒發了自身的遭際感慨。
下闋撇開定惠院的夜景和作為主體的自己,索性只寫孤鴻。這本來是不合常規的結構章法的,但是蘇軾文章精妙,感情和文字可任意發揮,不是條條框框能限制的。蘇軾因被誣陷獲罪而遭到貶黜,但他不肯同流合污、濫官媚俗,所謂“揀盡寒枝不肯棲”可見其有所不為,對應了上文“孤鴻”意象的清高孤傲,所以他只能自己獨居定惠院,忍受這寂寞寒冷的處境。黃庭堅很贊賞這首詞的風格神韻,稱其“語言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