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洛別院那邊留下幾個人看守,病好后小雅搬到了侯府。嬸嬸張氏又特地撥了四個婢女來照顧小雅,韓增時不時會從街上帶些好玩的東西給小雅,小雅的心情一天天好起來。
偶爾韓增會帶子孺過來,有時他們在一起談笑,有時子孺單獨過來送書給小雅,會在一起聊一些書中的內(nèi)容,讓小雅驚奇的是,無論提起書中的哪一句,子孺都能說出在書中何處,并能解釋清楚。有了書的陪伴,小雅不再沉迷于娘親過世的悲痛中,日子平靜地劃過。
如此又到了一年的中秋,小雅已經(jīng)有一年沒有出過門,這天中午小雅帶著碧兒出了侯府。韓增剛好在家,聽說她要出去,也和她一起出門。韓增騎馬,小雅和碧兒坐在馬車里。不一會就到了長安的大街上,街上行人很多,韓增騎馬走在前面領路。街上小販的叫賣聲讓小雅覺得很新奇。小雅不停掀開簾子往外看。
突然一個青年騎著一匹高大健壯的馬從小雅的轎子前路過,小雅暗忖:下次我也要學騎馬。奇怪的是,那個青年看到韓增后,停了下來。
“子安,好巧,你今天不在宮里值班啊。"那青年說
“霍將軍好,子安剛才沒有看到,請恕罪。”
“恕你無罪,你后面又沒有眼睛。”
“謝謝,霍將軍。”
“等會有沒有事情?一起喝一杯?
“霍將軍相請,本該一起,無奈我舍妹還和我一起。”
“讓你家仆人帶令妹回去就行了。”
韓增看推辭不下,只得答應,走到簾邊。
和小雅說:“小雅,霍將軍想請,我要和他一起去聚香樓。”
“子安哥哥,你去吧,不用管我,我等下讓順子駕車回去就好。”
“替我和娘說一聲,我晚點回去。”
“好,我會和嬸娘說的。”
韓增騎著馬和那個青年走遠。
小雅靈機一動:“碧兒,你身上有沒有帶銀子?”
“帶了,小姐。”
“我們也去聚香樓吧。”
“小姐,我們答應少爺回去的。”
“碧兒,我覺得聚香樓肯定有很多好吃的,每天在家都吃一樣的,這次我們換換口味。”
“可是,小姐,少爺會認出來的。”
“碧兒,我剛才看到街上有賣面具的,我們?nèi)ベI兩個,戴著就不會被認出來了。”
碧兒雖然不情愿,可是拗不過自己家小姐,想著小姐好不容易心情變好了。就不再爭辯,讓順子把馬車調(diào)頭,買了面具后,碧兒讓順子駕車去聚香樓。
碧兒扶著小雅下了車。讓順子先駕車回去,過兩個時辰后再過來接她們。
聚香樓果然是個好地方,有兩層高,琉璃瓦頂,門口的柱子用的是上等的紅木,大門正上掛著“聚香樓”這個匾額。字在陽光下還隱隱似有光芒。
碧兒和小雅臉上戴著面具,一走進去,就引得店內(nèi)吃客笑聲連連。
小二忙走上前來問:“二位是演雜耍的吧?”
碧兒看了一圈,沒看到少爺,就取下面具說:“我們是來吃飯的,給我來一個包間。”
“客官樓上請。”小二說罷,就引著她們上樓。
剛到樓上,就聽到一個醉漢說:“把面具拿下來讓小爺我看看長得美不美啊。”
小雅不理他,小二也點了頭向里走,醉漢走上前去攔住路。
“取下面具,讓爺看一眼,給你十兩銀子。”醉漢一面說,一面伸手去解小雅的面具。
小雅氣不過,取下面具,在這個醉漢身上一陣亂打。
“來人哪,也不看看爺是誰,把她給我綁了。”醉漢說
“哎呀,這不是金寶少爺嗎?”一個青年從一個包間站出來說
和他一起出來的還有韓增,韓增看了小雅一眼,小雅趕緊低下頭。
“你是、、、啊,霍將軍,真是巧啊。”醉漢說
“下次如果還這樣猖狂,我會稟報皇上。”
“霍將軍,好說好說,你是皇上面前的紅人,我巴結還來不及,怎么會猖狂呢?都是誤會,啊,誤會。”醉漢諂媚道。
“小二,霍將軍的飯錢我結了。”
“多謝金寶少爺了。”
醉漢被人攙扶著下了樓,韓增走到小雅面前。
小雅拉著韓增的袖子說:“子安哥哥,不要生氣嘛,我只是來看看這里有什么好吃的。”
韓增被小雅這么一說,也沒了脾氣。
“令妹天真活潑,去病幸會。”那青年行禮道。
“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將軍。我聽子安哥哥說過,你是大漢的英雄。”小雅回禮道。
“子安,要不請令妹一起?”霍去病說道
韓增應諾,小雅和碧兒隨著一起進了他們的包間。席間韓增和霍去病喝酒,小雅和碧兒只需低頭吃菜,邊聽霍去病和韓增聊起戰(zhàn)場上的事情。中間聊到兩次河西之戰(zhàn),小雅聽得眼睛睜大,筷子舉在半空。兩人聊完看到小雅的樣子,大笑不止。小雅很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不知不覺兩個時辰過去了,順子過來叫他們。因為今天是中秋,不能在外面耽擱的太久,各自告別后,霍去病讓韓增帶著小雅先走。看著馬車走遠,霍去病才騎馬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