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科幻、懸疑、恐怖小說
《環界1·鈴》
《環界》系列于上個世紀被改編成恐怖電影,以《午夜兇鈴》之名聞名于全世界,相信從黑白電視機里爬出來的披頭散發的貞子形象已不知道深深扎根于多少人的腦中,成為“恐怖”這兩個字的代名詞。讓我們腦中浮現出偏僻安靜的角落,狹窄昏暗的空間,老舊的黑白電視機這樣的畫面時,便不由得想起一度被“貞子”支配的恐懼……
《環界》系列作者是鈴木光司,它本身的定位是科幻小說,作者說很高興看到這部被嚴重誤讀的作品重新以它的原名字“環界”的名字再版。說實話,剛開始知道《午夜兇鈴》原著原來是定位于科幻小說的時候我也是一臉懵逼的……具體了解之后,我才知道在熒幕形象之外,“貞子”系列還有作者想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意思,以及那之外,更廣闊的的世界。
回到故事本身,《環界》第一部所講述是一個“病毒”誕生的故事,它通過錄像帶詛咒的方式傳播,中了這個詛咒的人一個周之后便會猝死,破解詛咒的方式卻被一群青年草率地抹去,于是就有了第一部的故事。主人公為了找到破解詛咒的方法而找尋線索,隨著他的努力,真相逐漸逼近……
整個故事節奏明快、氣氛壓抑緊張,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第一部的故事中,科幻的元素還沒有彰顯,但“恐怖”和“懸疑”的氣氛渲染地十分的優秀,能拍成聞名世界的恐怖電影得益于作者對恐怖元素的把握。整個故事線只有一條主線,便是“破解詛咒”,小說全部的氛圍和細節描寫全部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這使得讀者可以全情投入到小說的劇情發展中,隨著主角的探索而一步步揭露真相,這種如影隨形的恐懼感正是恐怖小說的精髓。你可以一口氣讀完這部不算長的小說而在最后大呼一個“爽”,這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其實書中描述的誕生于貞子的這個“病毒”或者說“詛咒”,在網友的總結中有一個共同的名稱,那就是——“模因武器”,它的使用在網文《無限恐怖》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感興趣的童靴可以看看。
書中的“貞子詛咒”以錄影帶為媒介呈病毒式傳播,第一部的故事講述的正是這個詛咒剛剛開始傳播的時候發生的故事。“病毒式傳播”本身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傳播形式,如果被傳播的對象是能取人性命的詛咒,那它造成的恐怖感覺將如浪潮般沖擊人的感官。我在文藝作品中看到的類似的以“病毒式傳播”營造恐怖氣氛的還有伊藤潤二的代表作《富江》漫畫系列,每一個富江身體的一部分都可以增殖為另一個富江,而每一個被富江迷住的人都想要分尸富江…… 伊藤潤二是日本的恐怖漫畫大師,他的作品通常充斥著黑暗、壓抑、絕望的氣氛,氣氛渲染是他的一絕,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
《環界2·螺旋》
輕微劇透,慎入!
和《環界1》不同的是,《環界2》劇情要復雜一些,除了主角安藤的劇情線,同時發展的還有高野舞的劇情線,最后兩條線相交,碰撞產生出后期的真相。
第二部的故事十分玄幻+科幻,如果說第一部還十分矜持,僅將重點放到氣氛渲染和破解詛咒追查貞子過去的過程中,那么第二部就是想象力的迸發,圍繞著龍司留下的謎題,主角安藤一步步追查,破解出的謎題答案也一個比一個離奇,這是一部沒有作者引導你看了開頭絕對猜不到結尾的故事。可以說,第二部的“病毒”發展,已經完全跳出了第一部結尾的猜想。如果你在看完第一部之后,長嘆“噢,原來是這樣”,到了第二部你就會不斷驚呼,“咦?這怎么和開始說的不一樣!?”究其原因,是因為在第一部中病毒就產生了“突變”,到了第二部它已經不再按常規的方式傳播,思維跳躍之大,令人驚嘆。
看我以上的描述,你應該可以了解到第二部的主線是“解謎”,謎題的出現十分玄幻,但看到后來似乎又合情合理,畢竟《環界》前兩部是建立在“存在超能力”這一前提下,發生什么事都可以用“超能力”來解釋,不過“超能力”在解謎過程中和科技的結合倒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點。
其實當我看到“超能力”出現在這本以“科幻小說”為定位的小說中時,我是拒絕的,因為這降低了這套小說的科學性,到了第二部,這種玄幻風更加強烈,甚至一度看的我暈頭轉向,希望第三部的反轉具有說服力。
《環界3?環》
《環界3?環》是《環界》系列一個重要的節點,它把一部帶有濃厚恐怖氣氛的小說成功轉換成了一部硬科幻小說。
第三部的主線是“破解癌癥病毒”,這里的“癌癥”是指從貞子病毒變異而來的傳染病,可以感染人類并致死。在這一部中,幾乎沒有貞子的情節。主角阿馨為了解救自己的親人,踏上了找尋破解癌癥方法的道路,隨著越來越接近宿命中的位置,他也得知了令人震驚的真相……
當阿馨得知自己使命的那一刻,我身為讀者也猛然知曉了為什么這部小說能從恐怖小說一下子轉換為一部硬科幻小說。那一刻,兩個世界的交點被打通,身為讀者,體會到了一種奇妙的重疊感和貫通感,這正是這一部的魅力所在。
總的來說,第三部沒有讓我失望,作者設定的世界架構在這一部中才真正的鋪陳開來,但在這個過程中讀者卻渾然不知,直到后期才猛然拋出引子,一下子溝通了兩個世界。
《環界4?新生》
《環界4?新生》是“環界”系列的最后一部,它沒有明確的主題,以多條不相關聯的劇情線描寫了幾個角色的后續發展,想表達的似乎只是“交代人物結局”,所以這一部小說與其說是大結局,不如說更像一部“環界”系列的番外。
總體上說,“環界”系列的最后一部沒有前三部出色,它不恐怖,不科幻,不驚艷,作者用不慍不火的筆法對過去幾部出現的幾個人物的結局進行了交代,為“環界”系列畫下了一個“低調”的結局。
總結
《環界》四部曲,在我心里,第一部最有感覺,其次是第二部和第三部,第四部和前三部相差太多,不夠出色。
第一部是《環界》故事的開端,恐怖氣氛渲染出色,情節緊湊,很容易將讀者帶入其中,引人入勝的感覺十分凸現作者功力。
第二部劇情緊隨其后,加入了科幻元素,總體上也是以“破解”為主,只不過破解對象從詛咒變為病毒,劇情稍顯凌亂,感覺上沒有第一部純粹,總體上說也是一部佳作。
第三部相對前兩部,前期敘事平緩,不夠吸引人,后期打通兩個世界的反轉才是亮點,功過相抵,把它和第二部并列放在第二位。
第四部像是番外,沒有明顯的主題,只交代幾個角色的結局,看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