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日更圍繞之前人民日報官媒上展開的九張圖中的其中的一張,內容叫“斷舍離”。
? 其實“”斷舍離”三個字并不陌生,近幾年來這個概念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日本發行過一本書叫“斷舍離”,它的作者是山下英子,熟悉收納屆的小伙伴們可能比較了解她。
? 何為斷舍離?斷舍離是重新審視自身與物品之間的關系,對生活、人生、自己做出調整的一個過程,當我們面對不需要、不合適,不舒適的物品時,我們要斬斷它、遠離它、舍棄它,世界萬物都是有能量的,而每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過多的物品存在會消耗我們的能量,要用減法來對我們的居所、人生、、身體、心靈做加速代謝。
? 在過去的一整年里,我參加過一次收納課,課程過后我開始重新整理規劃自己,我試著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應酬,丟掉了超過兩季未穿的衣服、定期清理過期護膚品和彩妝、慢慢地在減少生活消耗品的囤貨,一方面減少自己的購入,一方面養成定期清理的習慣。一段時間下來,確實讓自己的居所變得整潔,然后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放松。
? 越來越多的博主也開始推崇極簡主義,從一開始面對現在各種團購、直播、開箱視頻加速刺激成為消費主義,現在更提倡極簡主義,衣服同一類型的備個一兩套就可以了,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款式也不用輕易去嘗試,不喜歡的顏色也不勉強去挑戰,包括護膚也推薦精簡護膚,很多女生把皮膚洗的一滴油都沒有,然后再五六七八層的往上涂,久而久之皮膚屏障越來越差,惡性循環。
? 生活里遠離那些把你當情緒垃圾桶的朋友,多和開心有趣的人交往,挖掘一些樂趣,丟掉一些負面情緒。我已經到了40歲的年紀,一路試錯走到今天,終于找到了自己適合的穿衣風格,護膚理念,和舒適的朋友圈,某些程度上自己也做到了一個初級階段的斷舍離,未來的日子里也會更更加深度的去研究極簡主義,希望自己慢慢地完全改掉囤貨的習慣,讓自己活在當下。
? 很多時候囤貨是沒有安全感的一種表現。我記得我20幾歲的時候,出門喜歡了拎一個非常大的包包,里里面又有雨傘、又有筆記本、護膚品、鑰匙、錢包、該放的不該放都會放,而是這么多年來我終于進步了,有時候出門拿個手機就ok了。包包也可有可無,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安全感的提升。
? 以上就是我對斷舍離的一些看法,歡迎小伙伴們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