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你可以在下表中看到教練型記分表和選手型記分表的區別。
教練型記分表樣式,各種數據豐富,但是它需要認真研究之后才能看明白,現在這個團隊進行得怎么樣,是超前了還是落后了。
在選手型記分表中,目標就是增加收益,用黑線來表示,灰線則代表實際表現。這樣,團隊成員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看到他們是否超前于預定進度了。
I:激勵型積分表有四個原則,簡單,顯而易見,包括最重要目標,滯后性指標和引領性指標,一眼看出輸贏。我們平常看體育活動的記分表,最重要的目標是在比賽時間內得分比對方高,滯后性目標就是自己的得分,引領性目標就是由教練和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的策略,自己隊得分和對手隊得分相比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輸贏。
A1:我曾經參加過許多打卡活動。有的打卡活動一開始很有激情,到后面為打卡而打卡,反而成為負擔。現在明白了,我在打卡的過程中沒有注明最重要的目標來反復提醒自己打卡的意義。沒有體現出引領性指標,打卡活動設計只有是否完成,并沒有具體到完成某一項任務。比如在10月份每天讀一小時書,設計的打卡就是每天的打卡。這樣沒有意義呀。應該設計成這一個小時讀某章節先通讀全文,挑選片段,進行RIA標簽法拆書。這樣我讀書才有意義。
A2:
最重要目標→11月20到26號完成《高效執行4原則》閱讀
引領性指標→看拆書家拆解文章,用RIA標簽法自己拆解。
滯后性指標→小程序打卡,簡書輸出。